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鹏赟 三甲
王鹏赟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眼科医院 眼科

一例“大V”型外斜视的治疗分享

2135人已读

病史:患者,女性,11岁,因“双眼向外偏斜伴右侧歪头1年”就诊。

专科检查:VOD:0.8(cc)VOS:0.8.(cc)眼轴OD:24.22mm,OS:24.25mm.

专科检查:三棱镜向上注视25°Exo 50-55△,第一眼位Exo 30-35△,向下注视25°Exo 5△;右眼下斜肌亢进+++,左眼下斜肌亢进++++,L/R 8△,歪头试验(-).

1584413668.png

术后第一天:三棱镜向上注视25° Exo 5△,

第一眼位和向下注视25°均正位.

1584413670.png

讨论

.1 诊断:双眼外斜(V征)

V型外斜视—向上和向下注视25°,外斜视度数相差约50 △ 。

双眼下斜肌不等量亢进(左大于右) —患者右侧歪头,L/R 8 △ 。

2 手术方案:

双眼下斜肌离断—双眼不对称的下斜肌亢进患者行双眼对称性的下斜肌离断,可对称性的解决下斜肌亢进,从而增加双眼的共同性。

双眼外直肌后退—下斜肌有外转的次要作用,离断是否会对水平斜视的手术量产生影响,根据不同的文献报道结果不尽相同,我的经验是保留5 △ 的量,按第一眼位 30 △行双眼外直肌后退6mm(此患者眼轴正常量)。

双眼外直肌移位—患者双眼上下外斜度数相差非常大,单纯的下斜肌离断无法完全解决垂直斜视度,因此术中选择双外直肌上移5mm(约移动1/2肌肉附着处长度)。


王鹏赟
王鹏赟 副主任医师
宁波市眼科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