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所说的内镜检查到底是什么?
很多在门诊看病的朋友们在医生开出耳鼻咽喉的内镜检查时,马上就感觉为难起来:想想将会有一条长长的冰冷的东西直直地插入自己的鼻子、耳朵或者嘴巴里,那该是多痛,多难受啊!
且慢!大家其实并不用过分担心,耳鼻咽喉的内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好好认识一番这些内镜检查吧。
鼻内镜
鼻内镜就是一根像筷子一样硬硬的镜子,能发出光,伸到哪里去就能把哪里放大,让人看得更清楚。为了增加病人检查时的舒适度,它通常直径比较小,大约4mm,甚至为适应小孩或一些鼻腔比较狭窄的病人,它还有直径仅有2.7mm的型号。另外,为了进一步减轻病人不适感,进行鼻内镜检查前医生会先帮病人进行表面麻醉。何谓“表面麻醉”呢?就是把一些麻药喷到鼻腔粘膜表面,达到麻醉的效果。通常用作鼻内镜检查前的表面麻醉药里还加入一些可以收缩鼻粘膜的药物,这样就可以让鼻腔相对于平时变得更大,更便于内镜进入。
总体来讲,除外极少部分比较敏感的病人以及小孩外,绝大多数病人认为进行鼻内镜检查所承受的不适是可以忍受的,而且大多数时候与其说这种不适感为“疼痛感”,更贴切来说是一种“酸胀感”,或者还伴有一点“痒”的感觉。再者,鼻内镜检查一般情况下在3-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并不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检查。
更重要的是,鼻内镜是为患者断症、治病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有无鼻息肉、鼻炎,甚至鼻咽癌等,还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更精细、微创的手术。
手术中医生采用鼻内镜辅助,鼻部内情况一目了然。
耳内镜
耳内镜的话相比起鼻内镜会稍短一些,其余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在进行耳内镜检查之前,医生一般不会对病人进行麻醉,因为耳内镜进到耳朵里面是悬空的,医生会尽量避免接触耳道内的粘膜或皮肤,这样就保证患者不会产生痛感——当然,前提是患者谨记要配合医生,乱动的话还是很有可能会弄痛自己,甚至产生一定的伤害。
鼻咽喉镜
鼻咽喉镜不同于上面两种硬镜,通常是像一根细细的面条,很柔软,对于病人来说也更舒适,更容易接受。它通常是从鼻子伸入,通过鼻咽部直接到达咽喉,把鼻咽喉各个部位都检查一遍。
黑线表示鼻咽喉镜进入的路径
进行鼻咽喉镜检查之前医生同样会为病人进行鼻部的表面麻醉,同时还会对咽喉部也进行麻醉,减轻一些病人因为有异物进入到咽喉部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感觉。
关于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内镜大致就是这几种了,大家经过一番认识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它们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