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药物性鼻炎】为什么我的滴鼻液用着用着就不管用了?

发表者:李超 人已读

鼻塞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症状,是炎症作用使得鼻甲内血管扩张的结果,多见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鼻炎等疾病。

一般情况下,为了及时缓解患者的不适,临床医生多开具减充血类药物。以呋麻滴鼻液(拟交感神经胺类)和羟甲唑林滴鼻液(咪唑啉衍生物)最为常见。这两类药物可以使鼻甲内的血管收缩,从而迅速改善鼻塞症状。

timg (1).jpg

因此,许多患者“久病成医”,当再次发生鼻塞时往往自行购买减充血类滴鼻液,但若长期使用就会发现,滴鼻液越来越不起作用,甚至鼻塞症状越来越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鼻甲上的血管不仅可以滴鼻液的收缩信号,还能够接受扩张信号。在早期使用,收缩信号强烈,所以鼻塞症状可以改善。但若长期使用,则扩张信号增强,且接收收缩信号能力减弱,从而出现反跳性的血管扩张,使鼻塞加重。

若进入此阶段,则可以诊断药物性鼻炎。此时,需要立刻停用滴鼻液,给予激素等药物,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另外,临床上除以上两类局部使用的药物外,一些口服药物也可能导致此病。比如某些降压药、避孕药、5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西地那非)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

附:如何正确使用滴鼻剂

1. 使用滴鼻液时尽量采用平卧位,肩下垫枕或头悬空,使下巴尖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每侧鼻孔滴1-2滴,后轻压鼻翼并平躺2-3分钟,使药物充分作用。

2. 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

timg (2).jpg

作者:李超 耳鼻咽喉小天地公众号负责人

参考:

1. 张庆泉,王强.药物性鼻炎[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0,25(4):191-193.

2. 孙虹,田永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9.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0.

本文是李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