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詹昱
詹昱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警惕腰腿痛背后的“另类杀手”——“多发性骨髓瘤”

1351人已读

68岁的张大爷打太极拳后突然出现腰痛、右下肢疼痛,反复至社区医院行按摩、康复等治疗,疼痛仍不能缓解。随后就诊我院,询问病史,患者近期无外伤碰撞史,既往有“鼻咽癌”病史。所以入院后首先考虑患者腰腿痛是否为鼻咽癌转移可能,其次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但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张大爷还同时存在贫血、血清球蛋白明显升高、尿蛋白阳性等异常结果,最后经过骨髓穿刺及活检等查明真相,原来张大爷患的疾病并非鼻咽癌骨转移,也并非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是“多发性骨髓瘤”,为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

1、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约1/10万。多发于老年,平均发病年龄50-60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2、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临床表现?CRAB(蟹)

正常的骨髓被恶性浆细胞取代,恶性浆细胞及其合成的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浸润体内器官组织,通过多种机制产生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恶性细胞的增殖使得该疾病如螃蟹一样“横行霸道”!

C 高钙血症(校正血清钙>2.65mmol/L

R 肾功能不全(肌酐>177umol/L

A 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下限20g/L<100g/L

B 骨病(严重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

①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超过8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多发生于腰背部及胸肋部,主要表现疼痛,超过50%可出现骨折。

②肾功能不全:常见,有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首发表现,主要为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少有血尿

另外,多发性骨髓瘤还可引起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从而引起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尤其会累及消化系统、肾脏、视网膜、心脏和外周神经等,出现疲乏、视物模糊、紫癜、手部或下肢感觉异常、心衰、舌肥大、肝脾肿大等。

3、不容忽视的“多发性骨髓瘤”。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经典的“CRAB”症候群并不多见,而更多的是仅仅出现其中13种症状。若患者出现反复骨痛,或肾功能不全,或不明原因贫血等时,在排除其他诊断的同时,需要高度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及时就诊血液专科,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疗,患者可以少走弯路,得到更大生存获益。

4、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当患者明确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时,最关注的还是预后和如何治疗。首先患者需要积极面对该肿瘤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诊治。根据患者病情评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都是局限于传统的化疗,患者长期生存受益非常有限。但从80年代开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从1999年开始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药不断涌现,各种新药和传统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各种组合,患者的疗效和长期生存越来越好。 一般来说,未经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中位生存期在6个月左右,传统化疗后的生存期为3年左右,加入了新药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综合治疗生存期可达5-10年,甚至更长。因此如果患者能得到早期、规范的治疗,类似本文中张大爷出现的这种腰腿痛、骨痛大多数能够缓解,而且患者是可以达到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治愈目标的。

作者:陈燕梅 詹昱

詹昱
詹昱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