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用方案、药物及注意事项
一.什么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体内的雄激素,前列腺癌也是一种依赖雄激素性的肿瘤,抑制雄激素(睾酮)分泌和阻断雄激素受体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控制住肿瘤。
二.内分泌治疗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1.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一部分患者在术前需要应用内分泌,达到以下目的:①缩小前列腺及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及病理切缘阳性率;②使肿瘤降期让原本不能手术的病变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等。
2.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或病变属于高危等因素,术后需辅助用药。
3.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可采用内分泌治疗控制肿瘤。
三.常用内分泌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内分泌治疗通常是抑制雄激素分泌的药物和阻断雄激素受体的药物联合应用。
1.抑制雄激素分泌的药物:
①GnRH激动剂:戈舍瑞林(诺雷得)、亮丙瑞林(抑那通,博恩诺康等)、曲普瑞林(达菲林等);该类药物的三个月剂型是每84天注射一次,一个月剂型是每28天注射一次。
②GnRH拮抗剂:地加瑞克(费蒙格)
每月一次皮下注射,首次剂量为240mg,之后每月注射80mg维持去势状态。
2.阻断雄激素受体的药物:
①一代抗雄药物:
比卡鲁胺(康士得等),每天口服一片。因其生存获益有限,先已应用较少。
②二代抗雄(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
恩杂鲁胺 每次4粒,一天一次口服。
阿帕他胺 每次4粒,一天一次口服。
达罗他胺 每次2粒,一天两次,伴餐口服。
瑞维鲁胺 每次3粒,一天一次口服。
阿比特龙 每次3粒,一天一次口服,需配合激素泼尼松5mg同服。
目前上述雄激素受体阻断药物获批的医保适应症略有不同。
四.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抑制雄激素分泌药物的不良反应:90%的患者会出现性欲下降和性功能障碍,50%-80%的患者可出现潮热反应、长期使用内分泌治疗者还会出现乏力、乳房胀痛及女性化、性格改变、认知能力下降以及长期处于低雄激素状态下所导致的骨质疏松、贫血等。因此,长期用药应注意补钙。
阻断雄激素受体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有乳房胀痛、乳房女性化。偶有皮疹、肝功能损害、高甘油三酯血症、体重增加,高血压等。
当不良反应较轻,可以密切观察,或者换用其它同类药物。如果反应较重,只好停药,并和专业医生结合病情讨论具体的治疗方案。
五.晚期前列腺癌用内分泌治疗会一直有效吗?
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时间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往往恶性程度越高越早失效,如一些格林森评分10分的前列腺癌可能6个月内就失效。一般的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有效期平均为18-24个月 ,当疾病发展为对雄激素不敏感时即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预期生存期也很短。
六.内分泌治疗失效后怎么办?
目前对临床上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方面,多西他赛化疗是一种治疗选择,也有新型内分泌药物序贯使用的尝试、其他如镭233放射性核素治疗、Lu177-PSMA放射性核素治疗,还可以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选择一些靶向药物如奥拉帕利等的治疗。进入CRPC(传统内分泌治疗不理想的阶段)阶段,疾病进展迅速,不可掉以轻心,需立即咨询医生进行及时的后续治疗。
本文是宁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