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高娜 三甲
高娜 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变态反应科

荨麻疹怎么治疗?

2068人已读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

风团是一种局限的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中心性水肿性团块,是由于肥大细胞活化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周围多伴有反应性红晕,通常在24小时内消失,但皮疹可反复发作。

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突发的红色或肤色真皮深层,皮下及黏膜的肿胀,疼痛而非瘙痒,较风团消退慢。除极少数并发呼吸道或其他系统症状外,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1585269543996.jpg

疾病类型

自发性荨麻疹

急性: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慢性: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

诱导性荨麻疹

物理性荨麻疹

包括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冷接触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振动性血管性水肿、胆碱能性荨麻疹。

非物理性荨麻疹

如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

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荨麻疹在同一患者中存在,如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合并人工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

去除病因后,治疗上首选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依美斯汀、比拉斯汀、咪唑斯汀、苯磺贝他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等。

在明确并祛除病因以及口服抗组胺药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必要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抗组胺药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和症状为标准,以最小的剂量维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

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荨麻疹类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将原抗组胺药增加2~4倍剂量、更换抗组胺药品种,或联合其它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提高抗炎作用,或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睡前服用。

生物制剂

高剂量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酌情使用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每四周一次,皮下注射,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有肯定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儿童患者需要遵医嘱减量。

免疫抑制剂

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考虑选择免疫抑制药物。

雷公藤多甙片,又称雷公藤多苷片,每日分3次口服,使用时需注意对造血系统的抑制、肝脏的损伤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应。

环孢素,每日分2~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高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


高娜
高娜 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变态反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