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慢阻肺知识问答

发表者:何明 人已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据中国COPD工作组2003年的统计,中国大陆COPD患病率为6.5%,40岁以上人群占13.7%,远高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患病率是十分惊人的。在世界上已占当前死亡病因的第四位。早期COPD病人,可无症状,至中晚期,常出现胸闷,活动后气短或咳嗽咳痰等症状。如不规范治疗或病情反复发作,可导致肺心病、肺性脑病等并发症,,甚至造成呼吸功能以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1.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COPD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气道炎症及有害颗粒刺激有关,发病有下列危险因素:

吸烟:目前公认吸烟为COPD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大多数COPD病人均有吸烟史。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刺激呼吸道,均可导致COPD的发生。

空气污染:化学气体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对支气管粘膜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蔗尘等刺激支气管粘膜,使气道清除功能遭受损害。

COPD的危险因素还可能与烹调时产生的大量油烟和燃料产生的烟尘有关。感染: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其它:如遗传因素、过敏、气候变化等均与COPD发病有关。


2.如何发现慢阻肺?首先请您回答几个问题

①您是否经常咳嗽?

②您是否经常咯痰?

③您是否经常感觉活动后气短?

④您的年龄是否大于四十岁?

⑤您现在是否吸烟或您曾经经常吸烟?

如果上述问题中,你有3个或3个以上问题回答“是”,即应到医院找呼吸科医师咨询,肺功能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医生会为你可进行一次的肺功能检查,既可以确诊。


3.如何预防慢阻肺?

有效控制慢阻肺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立即戒烟,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避免有害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支原体或细菌感染。也可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增加营养,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改善工作环境及条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对本病的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加强慢阻肺的健康宣教至关重要。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有COPD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从而早期发现COPD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干预.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通过临床干预和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对于已患COPD的患者,应按照呼吸专科医师的建议,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病情的恶化,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急性发作和病死率。


4.得了慢阻肺怎么办?

①、知己知彼——应接受治疗和健康教育,掌握慢阻肺的基础知识,了解病变以及相应的治疗原则,密切配合医生治疗。

②、避免诱发——戒烟和避免大小环境污染,不但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减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

③、密切监测——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临床症状中,咳痰喘对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④.定期监测血气和肺功能,一旦发现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时,应立即入院治疗。

⑤.综合治疗—对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5.如何治疗慢阻肺?

1、稳定期的治疗

当你的病情稳定时,要注意接受宣传教育和管理,特别注意不要吸烟,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尤其要预防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抗氧化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氧疗,免疫调节剂、中医药治疗,康复治疗,呼吸肌锻炼等。

2、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如果发现自己痰多,喘加重或发热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包括氧疗,积极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另外伴有呼吸衰竭者,可首选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等等,都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

3、中医药治疗

COPD中医属肺胀,喘症等范畴,中医药防治该病有悠久历史,是COPD治疗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可通过调补脾肺肾有效提高肺功能和增强免疫力,无论是在急性期还是稳定期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有着很好的疗效,副作用小,不但可以止咳化痰平喘,还能起到全身调节的作用。

如果你得了慢阻肺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治疗,同时要掌握一些有关防治知识,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急性发作,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本文是何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