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履昌 三甲
朱履昌 主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儿内科

宝宝饮食习惯喂养行为习惯(二)

2227人已读

认识饮食能力发育过程,形成良好喂养行为:

宝宝生来就知道找奶吃,就会主动进食,只要有食物,谁都不会被动挨饿。但是取食、进食、咀嚼、吞咽的技能,需要后天逐步培养:6个月左右的宝宝可学习自己扶奶瓶吃奶,7-9月时可学习从杯中饮水和奶,7-8月龄时宝宝可用手拿饼干或烤面包吃;10-12月时宝宝应尽快学习自己用勺。这种自我进食能力的获得是发展宝宝自我信心、责任的第一步,并逐步增加对各种食物的兴趣。2岁左右宝宝应独立进食。学会独立进食了,不挑食不偏食,爸妈就省心许多了。

坚持喂养原则:

image.png

对于不良习惯:如果吃饭磨蹭,用“时间到”的命令来代替突然的中断干扰。对于小小的过错,可以别转脸去冷处理,直到宝宝的行为基本达到要求为止。如果有必要,当宝宝在屋里抛掷食物时,可以用“时间到”的方式停止喂食,不要引诱他继续吃饭,要消灭不良的习惯。

对于过分挑食:可以有计划地引进新的食物,每次一样,采用以下原则:1) 给最少量;2) 让宝宝不断接触这样食物(10~15次),最好首先出现在家长的餐盘里;3) 将食物放在可以拿到的地方,而不要主动端过去。宝宝往往更喜欢尝试那些处于控制之下的新食物,如果被要求吃某样食物,他们会倾向于说不;4) 建议父母们在吃这样食物的时候要显得很愉悦,但先不要把食物递给宝宝,直到宝宝的恐惧感减少并表现出了对它的兴趣,才能这样做;5) 如果吃了以后噎住或呕吐,就撤走这样食物,并换上宝宝较喜欢的食物;6) 将极少量新食物与宝宝喜欢的食物混在一起,然后逐渐增加前者的比例;7) 父母应该对宝宝的进食情况保持平和与放松的心态。

对进食缺乏兴趣的精力旺盛的宝宝:这类宝宝警觉、活泼、好奇心强,对环境的兴趣大于对食物的兴趣。父母因此会很着急,他们会给他吃零食,这种做法将更加抑制食欲,导致父母会强迫宝宝进食甚至打宝宝。应该设法增加饥饿感来刺激食欲,使宝宝在随后的进食中得到满足。喂食原则应该注重每餐的安排以培养饥饿感和食欲,例如:1) 保证一日三餐和午后小吃;2) 宝宝必须在食物上来后15min内开始吃饭,每顿饭必须在20min内结束;3)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宝宝还没有开始吃饭或没有吃完,食物必须拿走;4) 不要试图给宝宝吃零食或喝果汁,每餐间只能喝水。

对进食缺乏兴趣的精神不振的宝宝:精神不好有可能是生病了,有必要逐一排除器质性疾病因素。一旦找到原因,任何潜在疾病都必须及时治疗,同时解决那些因器质性问题引起的特殊的喂食障碍。本身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宝宝看上去表情淡漠,对食物缺乏兴趣。他们之所以缺乏食欲,部分是由于性情内向,他们与抚养人之间的微笑、咿呀和目光接触不易被察觉。他们会有明显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这本身也会进一步导致厌食。这类喂食问题存在“沟通障碍”,因为母婴之间交流存在问题。这些宝宝对于一个热情而有经验的喂养者往往会作出积极反应。需要爸妈更多的高质量陪伴和沟通。


参考文献:Benny Kerzner,MBBCh. 关于幼儿喂食困难的临床研究: 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 18(7)543-546.

朱履昌
朱履昌 主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