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敏感性皮肤系列Ⅲ:不看医生,乱用药……这9个误区,皮肤敏感要引起警惕

发表者:马立文 人已读

近年来,敏感性皮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多种内外因素都在诱发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交际和工作。因此众多女性朋友,对于敏感性皮肤的重视度还是很高的,对于如何修复敏感皮肤问题也是非常关注。但有时可能考虑过于单一,出现不少问题。

事实上,
任何肤质都有可能引起皮肤敏感。对待敏感性皮肤问题,不能单纯从皮肤敏感问题考虑,还需要结合其他肤质问题,比如油性敏感皮肤,就不能单纯使用清水洗脸,因为无法将油污洗净,可能会导致毛孔堵塞。
因此,如果多次尝试修复敏感皮肤,出现多次失败,可能是方法不对,走入误区,要引起警惕

误区1 敏感性皮肤不是病

敏感性皮肤的确切含义尚未达成一致,有学者认为,敏感性皮肤是皮肤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也有学者认为,敏感性皮肤是一种非免疫介导的炎症。不管是皮肤状态,还是炎症,如果情况严重,则需要就医。尤其是异位性皮炎、玫瑰痤疮、鱼鳞病、溢脂性皮炎等皮肤病也会出现皮肤敏感的症状,是需要找专业医生接受治疗的。

误区2 喜欢自行用药

敏感性皮肤带来的刺痛、烧灼、疼痛、瘙痒等感觉,给人带来不小的痛苦!为了缓解症状,不少人对药膏产生了依赖,把药物,尤其是一些激素药当成万能药。只有一有皮肤敏感的症状,就涂点药膏,早期确实能够缓解症状。但是,长期使用这些激素药膏,会导致敏感皮肤对药物产生依赖。导致皮肤萎缩、色素紊乱,甚至诱发激素皮炎。
误区3 不洗或清水洗脸

不少女性朋友,觉得皮肤太敏感,不敢用洁面品,只用清水洗脸,甚至不洗脸。敏感性皮肤虽然耐受度较低,但化妆之后,还是需要把脸上的化妆品残留、污垢洗净。尤其是本身皮肤偏油性的人群,单靠清水冲洗,化妆品污垢、油脂和灰尘是清洗不掉的。因此,建议使用氨基酸类的洁面品,同时在卸妆、揉搓时,轻柔点。

误区4 频繁用果酸/水杨酸

敏感性皮肤经常会出现红血丝的情况,对于爱美女性而言,无法忍受。所以会使用果酸/水杨酸来处理。的确,果酸、水杨酸等成分有美白、去黑头等功效,但这类酸性成分对于敏感性肌肤而言,刺激性太大,容易增加皮肤的敏感程度。建议在祛除红血丝之前,先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后面再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治疗红血丝。

误区5 喜欢去角质层

与误区4正好相对,不少女性,认为自己皮肤粗糙、毛孔粗大,喜欢祛角质层。尤其是春季,皮肤易干燥脱皮,急着去角质,虽然换来暂时的皮肤光洁,但缺乏角质层的保护,皮肤很快会变得干燥,也变得更加敏感。频繁去角质,是诱发敏感性皮肤的因素之一。一般建议,油性皮肤一到两周去一次,干性皮肤两到三周去一次。
误区6 经常给皮肤按摩

如何拥有更好肌肤,除了使用护肤品外,不少女性也选择去美容院做皮肤美容,比如按摩、SPA。要知道,敏感性皮肤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皮肤屏障受损所致。而皮肤屏障受损后,皮肤耐受度降低,长期频繁做按摩、SPA,也不利于敏感性皮肤的修复。建议如有需求,还需根据自身皮肤的耐受度,选择适度的美容频率。

误区7 敏感和过敏搞混淆

皮肤过敏是种很常见的过敏形式,属于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出现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状。皮肤过敏与敏感皮肤是不一样的!皮肤过敏药远离过敏物质,做好皮肤护理,有必要时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误区8 经常更换护肤品

如果护肤品无法改善敏感肌肤怎么办?不少女性会选择更换护肤品。不过,要注意的是,敏感性皮肤本来就敏感,要尽量减少外来刺激,经常更换护肤牌子,对敏感性皮肤并不安全。如果使用的护肤品牌子过多,成分太杂,很有可能加重皮肤的敏感程度。对于敏感性皮肤而言,护肤不要做加法,而是要做减法,尽量温和,尽量简单!
误区9其他护肤单一思维

有女性朋友认为皮肤太敏感,不敢用护肤品,只用爽肤水,其实可以根据肤质使用温和刺激小的医用护肤品;不懂护肤的女性,会用酒精类护肤品,认为可以杀菌,这是不对的,敏感性皮肤,最好不用含酒精的产品


总的来说,对于敏感性皮肤的人群,过分呵护或忽视护理都是不多的。护肤品过多或是护理程序太繁杂,不是改善敏感的办法。不做清洁,也不做保湿,尤其是保湿,使敏感性皮肤的水分丢失过多,导致皮肤干燥,加重皮肤敏感症状,恢复也会变得更慢。

护理敏感皮肤,清洁、保湿是基本程序,但要选择温和类如氨基酸类护肤品。对于美白、抗皱,除非必要,否则需等敏感好转后再用。
改善和修复敏感性皮肤,需要很大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随便涂用产品,要让肌肤有“休养”的机会,这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
[1]侯伟, 孙建方. 敏感性皮肤[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 33(1):62-64.
[2]木子. 敏感性皮肤护理手册[J]. 全科护理, 2005(10):54-55.

本文是马立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