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友病儿童如何进行预防接种?
按程序进行疫苗接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预防针”)可以使孩子对特定的病原体获得主动免疫,从而达到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目的。但是由于孩子的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家长们对预防接种有极大的顾虑。毋庸质疑,血友病儿童应该像正常孩子一样接种疫苗,学习疫苗接种时的照护细节可以让孩子更加安全地进行接种。
1、皮下接种是较肌肉和皮内接种更为安全的方式,能够用皮下接种方式进行的疫苗接种尽可能进行皮下注射。
2、一些只能用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接种的疫苗,需要进行以下措施以减少出血
a、注射前进行因子替代治疗,并在替代治疗后立即进行。
由于凝血因子的半衰期仅数小时到十几小时,输注完因子后需尽快进行接种,如第二天再进行疫苗接种则无法达到有效的因子浓度覆盖,如果替代治疗与疫苗注射不能在同一地点进行,务必提前安排好时间,确保替代治疗后顺利进行接种。
b、注射前用冰袋对注射局部进行冰敷5分钟。
冰敷可以减缓局部血流速度,有助于减少注射后出血,注意冰袋应该用柔软的毛巾包裹,不要直接接触小朋友娇嫩的皮肤,也不宜追求效果盲目延长冰敷时间,避免局部冻伤。
c、对血友病的孩子在可选用范围内选取更加小号的针头,以减轻损伤。
d、注射完毕后对注射局部进行有效的压迫止血,至少5分钟。
3、无论何种方式进行接种(尤其是肌肉注射),接种后2-3天内需要仔细观察注射局部有无肿胀、瘀青等出血表现,如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及时就诊进行评估和处理。
4、有些孩子在一些疫苗的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如发热超过38.5度,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制剂进行退热处理最安全,请在给孩子服用退热药前仔细查看所用药物的成份。
本文为黄婕医生版权所有,标注出处可转载。
本文是黄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