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丽苹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图文文章

过敏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发表者:寸丽苹 人已读

随着婴儿的生长,4~6月龄后单一的奶类喂养已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必须引入奶类以外的其他多样化食物。牛乳蛋白过敏婴儿也需要在母乳喂养或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喂养的基础上,合理添加辅食。由于牛乳蛋白过敏婴儿的情况各异,牛乳蛋白过敏婴儿的辅食添加也应根据宝宝出现牛乳蛋白过敏的时间以及程度作出相应调整,进行个体化管理。

添加辅食时间

很多研究支持,过敏及过敏高风险婴儿不必推迟添加辅食时间,包括易过敏食物的引入时间,提前至4月龄前添加辅食也无减少过敏的作用。此外,考虑到辅食添加开始时间与长期健康的关系,仍推荐牛乳蛋白过敏婴儿在满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有学者提出,4~6月龄可能是诱导婴儿过敏耐受的“关键时期”。

在具体的生活中

对于已经确诊为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如果是轻至中度牛乳蛋白过敏,经母亲回避奶或奶制品后继续母乳喂养或转换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喂养后,宝宝耐受良好且过敏症状得到控制良好,可在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或稍微提前,但一定不能早于满4月龄之前。但是,如果是重度牛乳蛋白过敏且症状控制不佳的宝宝,建议由消化科或儿童保健等专科医师对婴儿的肠道状况和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再谨慎添加。

添加辅食后发现牛乳蛋白过敏

部分婴儿在4~6月龄添加辅食后才发现牛乳蛋白过敏。在这部分婴儿中,少部分是之前就有牛乳蛋白过敏而未被及时识别 ,大多是纯母乳喂养在离乳过程中新接触牛乳蛋白而引发的过敏。因此,必须强调的是,配方奶是母乳的替代品而非理想的辅食。婴儿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奶类以外的其他各种食物,应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

在婴儿辅食添加的过程中,任何新食物的添加,包括未接触过的婴儿配方奶,都应从少量开始,同时注意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在辅食添加时期才确诊为牛乳蛋白过敏,则同样应当回避牛乳蛋白,并且以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予以替代,但对其他食物的添加是否有所影响,是需要评估与 观察的。

最先添加的食物

鉴于4~6月龄婴儿面临铁缺乏风险,因此婴儿添加的第一种辅食应是富铁食物。婴儿营养米粉已强化铁,而瘦肉含有丰富的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因此这2种食物是目前获得最多推荐的婴儿的第一种辅食;但这2种食物也会引发过敏,因此在引入时也需从少量开始,并注意观察。

因此,对于已经确诊的轻至中度牛乳蛋白过敏且症状控制良好的婴儿,可以在继续母乳喂养或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多样化食物。建议首选婴儿营养米粉和瘦肉等富铁食物,并逐渐引入鸡蛋和鱼虾类等易过敏食物。但是,对于确诊为重度牛乳蛋白过敏,尤其是症状未得到良好控制的婴儿,如果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则必须由专科医师对婴儿的肠道功能进行评估,从而决定是否添加辅食;如果以皮肤症状为主,也应谨慎添加辅食。

添加多样化食物

人类天生就喜爱甜味和鲜味,回避苦味。婴儿出生早期就能辨别甜味和苦味。辅食添加期的婴儿可以接触到更多不同食物的味道。生命早期接触不同的食物味道,对婴儿及其长期的食物选择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辅食添加期的婴儿应尝试不同食物的味道来减少挑食和偏食的可能。

对于轻至中度牛乳蛋白过敏、症状控制良好、生长发育无异常的婴儿,应合理分配奶量和辅食量,尽量通过食物的合理搭配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不同的食物提供不同的营养。高营养密度的动物性食物能够满足婴儿对能量以及蛋白质、铁和锌等营养素的需求;蔬菜和水果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味道和质地,应鼓励婴儿多多尝试。

然而,对于重度牛乳蛋白过敏婴儿,尤其是以胃肠症状为主的婴儿,可能难以通过肠道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营养,或是由于其生长受损对营养的需求不同于同龄婴儿,这些婴儿的营养可能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或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和营养补充剂等予以保证。对于这些婴儿,辅食添加的目的可能更多的在于让宝宝有机会尝试到不同食物的口味和质地,以培养其咀嚼和吞咽能力以及对新食物的接受能力。

饮食习惯的培养

辅食添加也与婴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相辅相成。从开始添加辅食起,就应注意对婴儿饮食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终身健康。

牛乳蛋白过敏婴儿由于长期接受特殊口味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喂养,因此宝宝的口味比较独特,容易接受苦味的蔬菜,但可能拒绝肉类和淀粉类食物,因而常发生挑食和偏食。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尤其是重度牛乳蛋白过敏婴儿,可能因不愉快的进食经历以及痛苦的检查经历而拒绝进食新食物和固体食物。牛乳蛋白过敏婴儿的父母也会由于对婴儿健康的高度关注,更容易出现强迫喂养或限制喂养等不良的喂养行为。这些都可能造成牛乳蛋白过敏婴儿更容易出现不良的饮食习惯,在辅食添加过程中应予以关注。

综上所述

控制良好的轻至中度牛乳蛋白过敏婴儿的辅食添加应类似于正常婴儿;而严重的牛乳蛋白过敏,尤其是症状控制不良的婴儿,辅食添加需进行个体化处理,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是寸丽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