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精神科杂志发文----抑郁症运动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华精神科发文----抑郁症运动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在抗抑郁治疗方式单一、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背景下, 早在1900年有研究者就已经开始对运动与情绪的关系展 开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可以使人获得更好的心情, 对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益处。此后陆续开展的国内外研 究均表明,运动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不仅对抑郁症患者 的情绪具有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病耻感。在既往的研究中均未见报道运 动治疗存在明确的副作用,且未见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的 戒断症状、体重增加、口干或失眠等不良反应。因此,患 者对于运动治疗的接受度高、依从性好。运动不仅仅作为 一种治疗手段,还可以作为药物、心理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并改善其他治疗的副作用。同时,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健康人,运动还可 以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由于运动治疗存在诸多优点,国外循证指南,如加拿大 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CANMAT)、美国医师协会(ACP) 和美国心理学会(APA)、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院 (NICE)指南等均将运动治疗作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单 方案治疗的1级推荐治疗方案之一。目前国内对于运动治 疗改善抑郁症方面也做了相关研究,如2008年李慧敏应 用健美操锻炼方式针对女大学生的抑郁倾向进行研究,随 后有研究者们应用二十四式太极拳、力量训练、瑜 伽等对女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改善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 证明,与不进行运动干预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抑郁症状评估量表的减分值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资料请看原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