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建雷 三甲
陈建雷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普外科

关注儿童尿频问题

1267人已读

如果小朋友晚上不尿床,白天也不尿裤子,或者偶尔尿个床,那么家长大可不必过分紧张,更不应该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小朋友,不断的去追问,甚至批评小朋友,“你怎么又去尿啦?你有没有尿完啊?你真的有尿尿吗?你不是刚去过洗手间吗?你有完没啦?!”儿童是易受心理暗示人群,尤其是3-6岁的小朋友心理可塑强,容易接受暗示,在潜移默化中带来影响。因此,我们首先会要求家长不要去批评、责怪小朋友,“你家小朋友晚上不尿床,不用你被单;白天不尿裤子,不用你洗短裤,厕所就是用来上的,你去说他干呢?”

当然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排除一些问题,例如尿常规、泌尿系B超。通常我们会要求家长分三步走:首先,让小朋友多喝点水,等膀胱充盈了去做B超,这样可以比较清晰的观察膀胱形态;然后,让带小朋友去留小便做尿常规,尽量是中段尿,以免污染,导致假阳性;最后,等小朋友把小便完全排空了,再去做B超,看看膀胱里面有没有残余尿。如果说,尿常规是好的,B超没有发现结构畸形,膀胱残余尿也是正常的,那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那么,小朋友出现的这种尿频、尿急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一种毛病叫做儿童日间尿频,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没有器质性问题的问题,所以又被称为假性尿路感染、儿童精神性尿频、单纯性日间尿频或日间尿频尿急综合征。儿童日间尿频是常见的小儿排尿异常性疾病,患儿表现为日间尿频,其频繁程度常常会给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一般是指白天膀胱控尿已正常或3岁以上小孩,表现为日间清醒或睡前明显尿频、尿急。绝大部分小儿夜间膀胱行为正常,入睡后临床症状消失,无尿频或遗尿。

我们门诊上这类孩子并不少见,可以达到日门诊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据我们多年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常见的原因有:(1)小朋友刚刚脱离尿不湿,还不适应自主排尿,怕尿裤子,所以经常去尿尿;或者家长怕小朋友尿裤子,所以老是询问小朋友要不要尿尿;(2)小朋友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习惯在陌生的环境中,甚至于不习惯在不是自己专属的“小马桶”上尿尿;(3)学龄儿童可能学习压力大,一紧张就想小便;(4)尿湿裤子后被家长或者老师责备过,所以总是怕尿裤子,就不停的去尿;(5)对于小男孩特别要注意尿尿时有没有把裤子拉下去,我们经常会碰到男孩子尿尿时裤子只往下拉一点点,裤子的松紧带勒着小鸡鸡了,那他是尿不干净的。总之,突然的惊吓、精神过度紧张、师长责难等,都可能干扰大脑皮层发动和抑制排尿的协调能力,导致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相对亢进,出现临床症状。而学龄前儿童因为正处于排尿控制中枢发育最容易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年龄段,易发生膀胱功能紊乱。

儿童日间尿频的治疗多采用情感支持和行为纠正,告知小孩及家长儿童日间尿频可以得到治愈,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还要纠正不良排尿习惯,有心的家长还可以记录排尿日记,以明确日间排尿频率及排尿量。不建议采用药物治疗!

小朋友生下来就是台裸机,需要不断的安装不同的APP,自主排尿就是一项必备APP,需要各位家长耐心下载、细心安装、悉心调试后方可安心使用,切忌操之过急哦。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陈建雷
陈建雷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