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成彦
孙成彦 副主任医师
上海壹博医院 功能神经外科

偏瘫后患侧肢体为何会疼痛?

5216人已读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后一种常见后遗症。当脑血管病进入恢复期,如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偏瘫侧肢体就会发生挛缩、僵硬、畸形,甚至引起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1.jpg

引起患侧肢体疼痛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完全瘫痪后,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再加上重力的影响,会使肩关节因受到牵拉而发生半脱位。患者经常感到疼痛或不适,尤其是在给患肢被动运动时,疼痛就更厉害。

肩关节为什么容易半脱位呢?这是肩关节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全身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差别很大,而活动范围最大的数肩关节。由于肩关节窝较浅,关节头圆而大,活动起来方便。肩关节几乎可作所有方向的运动,使我们能够灵活地从事日常各种活动。但当肢体瘫痪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松弛,固定关节的功能减弱,加之重力作用,肩关节就会离开关节窝,滑到下面去了。临床上就出现肩关节外形改变,并产生疼痛。

肩手综合征:脑血管病后1-3个月,患者会出现肩手综合征,引起后肩痛、手痛,此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引起残疾。这种病主要表现为患侧肩痛,手痛,上肢外展、旋外、上抬受限,强制被动运动则剧痛难忍,手背、手指肿胀,手背皮肤皱纹消失,有光亮感,压之微凹,皮肤渐红,皮温增高以及指腕关节屈曲疼痛等症状。

关节周围炎患者偏瘫后数月会出现肩关节周围炎,其临床初期表现为上臂外展和上抬时疼痛,以后逐渐加重,患者出现持续性上臂和手剧烈疼痛,往往使患者难以入睡而无望地哭泣,并恳求医生或别人不要动他的肩臂。

患侧肢体肌张力逐渐增高,出现肌肉痉挛、关节挛缩,导致疼痛。比如偏瘫后足趾严重屈曲、内收,肘、膝关节屈肌萎缩,跟腱缩短,当触地受压或活动时,也常引起患肢疼痛。

u=3779220912,1406997652&fm=26&gp=0.jpg

脑血管病偏瘫后需及时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运动协调的基础上再进行步态训练,则能形成较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康复训练一般是在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进行,最晚不能超过2周。越早进行康复,预后越理想。

孙成彦
孙成彦 副主任医师
上海壹博医院 功能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