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舟骨Kohler病介绍
Kohler病又称足舟骨骨软骨炎(osteochondrosis of the tarsal navicular bone),系足舟骨在X线片上可见变扁、硬化和不规则性稀疏的一种自愈性疾病。发病率不高,多为男孩(占75%~80%)。发病年龄与性别有关,女孩发病一般较男孩早。男孩多在5岁左右,女孩在4岁左右。1/3的病例为双侧足舟骨同时受累。足舟骨缺血性坏死同时可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研究本病的病因与机械外力有关。足舟骨位于足纵弓之顶,运动时经常受损伤。足部诸骨的骨化时间以舟状骨最晚。出现化骨核的平均年龄,女孩是18~24个月,男孩是24~30个月。足舟状骨在生长最快阶段因受压而致骨化晚和不规则。压力使海绵骨的血循环阻断造成骨的缺血性坏死。活检显示舟骨内有坏死区,并同时见到有死骨吸收和新骨形成。
临床表现有避痛性跛行,病儿用足外侧负重走路以缓解足内侧纵弓的负担,足舟骨局部疼痛、压痛。此外,局部软组织可有反应性增厚和水肿。在舟骨的胫后肌附着点也有炎症改变。检查中跗关节和距下关节活动不受限,可与急性关节炎,如类风湿相鉴别。
X线片的特征为侧位舟骨前后径变扁并有不规则稀疏和致密区。足舟骨单纯骨化不规则比较常见,不要误诊为本病。最好摄双足X线片,以明确是否两侧发病。两侧病变时其中一侧可以毫无症状。
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对中等疼痛病例最好用内翻10°~15°,距屈20°的行走石膏保护6~8周,头3周架双拐不负重走路。去除石膏后,用平足垫和鞋跟内侧加高0.3cm的办法缓解负重的牵拉。应避免跑和走长路。若疼痛很轻或临床无明显症状者,用纵弓鞋垫支持即可。
本病预后良好,最快的6个月内修复,多数需1~3年。绝大多数病人在足部发育成熟以前,舟骨可完全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畸形或残疾。
本文是孙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