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甲亢突眼:大眼睛的烦恼

发表者:周慧芳 人已读

夏女士今年35岁,长着一双细细长长的丹凤眼,她总是觉得自己眼睛不够大,像是没有睡醒的样子,不够有精神。但是,近几个星期来她开心地发现自己的眼睛变大了,忽闪忽闪,而且水灵灵泪汪汪的样子,显得楚楚动人。但是没高兴多久,伴随眼睛的变大,眼睛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常情况:充血、怕光、时而干涩,时而又流泪不止,于是她去药房买了一些消炎的眼药水,治疗了一段时间,不但没有好转,眼睛继续变大和突出,连视力也逐渐下降,看东西出现双影,夜晚睡眠时眼睛无法完全闭合,早上醒来干涩难忍。后来到医院经过详细眼部检查后,医生诊断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而且她已经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通过血液检查发现夏女士眼睛问题的源头:她患上了甲状腺功能亢进。医生建议他在控制甲状腺功能的同时,积极治疗眼部疾病。后来,通过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眼部手术,夏女士的眼睛终于恢复了原样,视力也提高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周慧芳

眼球突出,是眼科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征之一,造成眼球突出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疾病包括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炎性假瘤、眼眶肿瘤、高度近视等,其中甲状腺相关眼病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病,也是引起单眼或双眼突出的最常见原因。

image.png

一、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什么?

甲状腺相关眼病,又叫Graves眼病,俗称“甲亢突眼”,是一类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人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军队,24小时保护着身体的健康,抵御有害物质的入侵。自身免疫疾病的特征就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自身会产生抗体攻击体内的正常细胞。由于眼眶组织和甲状腺在免疫学上有相似之处,使甲状腺和眼眶同时受到自身抗体的攻击,既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又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眼部问题。


二、甲状腺相关眼病对眼睛有哪些危害?

眼球突出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一个典型症状。人的眼眶就像一个房间,眼眶壁就像房间的四面墙,房间里有眼球、肌肉、脂肪和最重要的视神经等,在人体免疫系统异常的情况下,肌肉和脂肪会发生变性,体积随之增大,逐渐压迫眼球和视神经,由于空间有限,房间变得拥挤,眼球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只能“违章搭建”到屋外,于是就造成了眼球突出、眼睑退缩和眼球运动障碍等眼部异常表现。

甲状腺相关眼病能通过很多种方式对眼睛造成危害。70%的患者最早出现的是眼睑退缩和眼球突出,这使他们看起来总是像在瞪眼,由于眼球突出和眼睑退缩,眼睛更容易暴露在风、尘等环境中,变得非常干涩。进一步会导致结膜炎和暴露性角膜炎,出现眼部刺激和不适、流泪、怕光、视物模糊等。更严重的是,眼眶里面肿胀的肌肉会压迫和损伤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此外,眼睑水肿、泪腺肿大及眼眶软组织肿胀,会导致眼周脂肪组织向前凸出,出现上眼睑的脂肪膨隆和眼袋,这会使患者看起来超过实际年龄,影响外貌。

image.png

正常人的眼眶解剖图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的眼眶解剖图:

眼外肌增粗,眼球突出,视神经受压迫


三、甲状腺相关眼病能看好吗?

很多得了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以为自己的眼部问题,例如突眼、眼睑退缩、斜视等是没有办法治疗的,其实并非如此。虽然该疾病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治疗及时、选对治疗方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原来的眼部外观和功能。

甲状腺相关眼病初期治疗主要目的是减少炎症以及保持眼部湿润。可以建议患者在白天频繁使用人工泪液、晚上使用油膏,来保证眼表的润湿从而防止干燥。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睡眠时床头稍抬起,这使得睡眠时眼窝中部分水肿建立了引流通道从而减少了清晨水肿的程度。部分患者发现减少膳食中盐摄入量可以帮助控制眶周水肿的程度;还可以佩戴太阳眼镜缓解畏光。有时,在初始期炎症很严重,需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来改善症状。

image.png

佩戴墨镜 人工泪液 眼眶局部放射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中有20%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这类手术治疗可分为三步:眼眶减压术、斜视矫正术和眼睑退缩矫正术。其中,眼眶减压术可以有效缓解视神经的压迫症状,使眼球回退,保护角膜。它通过人为去除部分眼眶壁来扩大眼眶的空间,也就是将眼眶这个房间的部分非承重墙移除,让里面的肌肉和脂肪延伸到房间外,拓宽“住房面积”,改善住房条件,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使眼球回到房间内。对于甲状腺眼病患者出现的各种眼部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多数患者的外貌以及眼球功能能恢复到和以前一样。


image.pngimage.png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球重度突出 眼眶减压术后,眼球回退到正常位置


周慧芳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瞿溪路500号新门诊大楼11楼)


本文是周慧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