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骶尾部肿瘤切除术细心出良效
日前,何二兴教授为76岁的刘奶奶进行骶尾部肿瘤切除术,8cm大小的骶尾部肿瘤已完全切除。面对着这一项高危且平均出血量较大的手术下,何教授无惧挑战,以高超的技术与十足的细心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出血不足100ml,第二天便可下床活动。
一年前,76岁的刘奶奶骶尾部便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疼痛,但当时持续时间不定,尚在忍受范围之内,还可自行缓解,便没有太多在意,并不求医。一个月前,突然疼痛加剧,灼痛难忍,遂在当地求医,检查发现骶尾部有肿物,为了进一步得到完善的检查与最好的治疗,便来到了广医一院求医于何二兴教授。
何二兴教授了解情况后,便立即为刘奶奶做了体格检查,并结合CT、MR的检查,最终确诊刘奶奶是大小约为8cm的骶尾部肿瘤。何二兴教授介绍说“骶尾部肿瘤,包括骶椎肿瘤、尾椎肿瘤。常见是脊索瘤、畸胎瘤、上皮囊肿等。刘奶奶的是尾椎肿瘤,发生在第四骶椎,长大后包住部分尾骨。”

手术难点
“骶尾部肿瘤较为少见;肿瘤前面有直肠、被称为手术禁区的骶前静脉丛,风险很高;该例患者情况特殊,瘤体已达6、7cm,与直肠广泛粘连,手术分离困难。”何二兴教授说。
排除风险,以细心换取良好效果

“遇到困难就怂那绝不是我们医生的风格,我们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为了让手术有更大的把握,何二兴教授日思夜想,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仔细查看片子,细心查验病人的身体状况,最终确定下了手术方案。
“因为广泛粘连没有按常规先分离肛尾韧带、从两侧进入骶尾部前间隙,而是从第四骶骨上缘,用磨削的方法打断,向后牵开瘤体,细心分离与直肠的粘连”何教授说。
由于术前精准计划,采取策略得当,操作准确到位,结果出血很少,只有几十毫升,没有损伤任何重要结构,第二天便可起床活动。更加值得高兴的是,在何二兴教授的努力下,肿瘤在包膜外完整切除,一般情况不会复发。


何教授说:“骶尾部肿瘤切除术术后,考虑到原来长在骨头上的韧带没有附着点,要靠疤痕连接,起床活动时间最佳时机是3周。不过稍微起床活动一下,第二天就可以了。”
我们都知道,骶尾部肿瘤切除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大便失禁,所以术后一定要注意观察记录的事项。幸运的是,刘奶奶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本文是何二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