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话过敏”系列讲座第六期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临床综合教研室主任、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呼吸诊疗中心主任黄燕教授为您讲解:“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家庭防范”。今年的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也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健康的重要性。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皮肤的一个湿疹、血管神经性的水肿、荨麻疹、不停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子堵、鼻子痒、不停的喘息、这些疾病都是过敏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过敏性疾病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防治过敏性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过敏性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全球它是第6大疾病。在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当中,它是第三大常见疾病。它的发病率在国内外,都呈快速上升的一个趋势。在30个国家当中,过敏性哮喘的人数就达3亿之多,而且过敏性疾病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在增长。以特异性皮炎来说,小于两岁的孩子大概占30%,食物过敏儿童大概占8%,成人大概占3~5%。40年间,从1964年到2004年,英国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湿疹、食物过敏、哮喘逐年增加,已经增加到5~7倍。在我们中国14亿人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7.3%。现病史:生后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面部红色皮疹,伴鳞屑,臀部时有“流水”现象,瘙痒明显,夜间哭闹易醒,家长自行予外用“肤乐霜”,皮疹可消退,但仍反复发作,渐及躯干、四肢。体格检查:体重9.0Kg,身长73.5cm,头面部、躯干及四肢部分区域可见明显红斑,广泛区域发生真皮水肿浸润,皮损处可见线状抓痕,伴广泛渗液、结痂,身体大多数部位显著脱屑,鳞屑较粗,皮纹略增厚。既往史:足月剖宫产,混合喂养,4个月后单纯奶粉喂养(普通配方)至就诊。家族史:母亲曾患“皮炎、湿疹”,并有过敏性鼻炎史、皮肤SCORAD评分85.8分(重度特应性皮炎)。血清食物过敏原筛查(fx5E):2级 2.21KUA/L女,15岁,就餐过程中,突然按压自己的颈部,手呈“V”字形,面色发红、可见风团,流泪,不能言语,继而后倒。平素吃鱼(+),发生了什么?实际上这个孩子在就餐过程中,吃了食物鱼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最后抢救过来了。那么这两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过敏性疾病对我们生活的一个影响。“过敏进程”现象:1973年由Fouchard描述, 过敏性疾病由一种进展至另一种的趋势。生后早期以特应性皮炎拉开序幕, 且常与食物(牛奶、鸡蛋)过敏相关, 至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可发展为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持续到成人。湿疹和早期牛奶、鸡蛋过敏易随成长缓解, 而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易从儿童期持续至成人。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表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恶化。食物过敏的胃肠道症状和特应性皮炎是过敏历程的早期症状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机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病理损伤所引起的疾病。是机体对这类抗原物质的过强反应,它导致组织损伤,产生轻重不等的危害。如果你到了医院,有时候不知道到哪里去就诊。其实好多医院都有了一种科室叫做过敏科。过敏专科或变态反应科,那么希望你们可以到这种专业的科室来就诊,而不是普通的一个内科就诊。这样的专科就诊,可以得到更好的专业诊治。消化系统:腹泻、直肠出血、呕吐、拒食、生长发育迟缓、反流、便秘、腹痛、生长发育迟缓父母患过敏疾病,该基因被激发的可能会提高,其子女患该病可能性明显增加父亲:子女25%;母亲:50%;父母皆有:75%以上环境因素它可以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在和外来的抗原结合以后,产生抗原抗体的一个反应。分泌一些特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些因子,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作。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其暴露,阻断过敏的进程,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作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主要是牛奶、鸡蛋、花生、坚果类是比较常见的。针对这些过敏的食物,我们如果是Ige介导的过敏,我们就应该进行禁食。还有一种食物也可能引起你过敏,就是南方的水果。医生需要进行评判,结合你的过敏史和过敏原的一个结果,包括你的病史这一类,给出综合判断。现病史:生后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面部红色皮疹,伴鳞屑,臀部时有“流水”现象,瘙痒明显,夜间哭闹易醒,家长自行予外用“肤乐霜”,皮疹可消退,但仍反复发作,渐及躯干、四肢。体格检查:体重9.0Kg,身长73.5cm,头面部、躯干及四肢部分区域可见明显红斑,广泛区域发生真皮水肿浸润,皮损处可见线状抓痕,伴广泛渗液、结痂,身体大多数部位显著脱屑,鳞屑较粗,皮纹略增厚。既往史:足月剖宫产,混合喂养,4个月后单纯奶粉喂养(普通配方)至就诊。家族史:母亲曾患“皮炎、湿疹”,并有过敏性鼻炎史。辅助检查:血常规:嗜酸细胞比例9.5%;血清食物过敏原筛查(fx5E):2级 2.21KUA/L干预:停普通配方奶,换以氨基酸配方营养粉喂养,并严格回避8种可疑过敏食物,包括:蛋、牛奶、大豆、花生、坚果、麦、鱼、虾。瘙痒和失眠症状有减轻,体重由9.0Kg增至9.7Kg,身长由73.5cm增至78cm,全身皮疹面积范围较前缩小,但皮损严重度变化不明,SCORAD评分83.9分(12周前85.8分)。随访年龄:5岁6个月(身高118cm,体重24Kg)皮肤:婴儿期后特应性皮炎症状有反复,随访评估SCORAD评分38.5分(中度特应性皮炎)上呼吸道:患儿3岁半开始出现易打喷嚏、鼻塞、流清涕、鼻痒或揉鼻症状,以早晨和夜间为著,全年均有发作,冬、春季加重,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伴有打鼾,时有轻度流鼻血。查体下鼻甲轻度肿胀。下呼吸道:4岁时初次喘息,至今1年半内喘息发作12次以上,运动后易喘息,有夜间干咳,喘息发作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可缓解。随访前2个月已确诊支气管哮喘,随访时查体双肺(-)过敏原IgE:粉尘螨 4级 20.0 KUA/L,户尘螨 3级 3.79 KUA/L,蟑螂 2级 1.28 KUA/L,猫毛 1级 0.68 KUA/L;食物过敏原均(-),总IgE 56.2 KUA/L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户尘螨++++,粉尘螨++++,猫上皮+++,狗上皮++,干草尘埃+学龄前期诊断: 1 支气管哮喘;2 过敏性鼻炎;3 特应性皮炎毛纺织品、染发剂、各种化妆品、香精、乳胶手套、胶布、消毒剂、洗涤剂、镍制品、金属类、农药、杀虫剂、化肥等。小结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国内外其发病率以每十年2-3倍速度增长,中国有1/3人患有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以出生早期食物过敏引起的特异性皮炎拉开序幕,逐渐发展为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持续到成人。
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发作性、反复性、可逆性或自限性、特异性。
过敏性疾病是反复发作性的疾病,虽然诊疗有一定的难度,但做好家庭防护,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清除过敏原,可明显减少疾病的发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