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临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什么是排斥反应?

发表者:张临友 人已读

通常所指的排斥反应是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常见发病部位是被移植器官部位,常见病因是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受者进行同种异体组织或器官移植后,外来的组织或器官等移植物作为一种“异己成分”被受者免疫系统识别,后者发起针对移植物的攻击、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学反应。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而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主要由体液免疫介导。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是由移植物中的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发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以给受者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机制的不同可以将排斥反应分四种: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是术后最严重的排斥反应,常发生在移植物血供恢复。以肾移植为例,肾血循环重建后即刻至24小时内,常表现为突然无尿,当然还得与其他引起无尿的原因相鉴别,如肾动脉血栓、尿路完全梗阻等。超急性排斥反应无有效治疗方法,一旦确诊应切除移植物,以免强烈的排斥反应危及生命。

(2)加速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术后3-5天内,移植后肾功能逐渐恢复过程中,突然出现尿量的减少或无尿,体温上升,高血压,移植肾肿胀、压痛。原已下降的血肌酐又迅速升高,出现此类排斥,病情严重,不易逆转。治疗常用甲基强的松龙,但效果不佳,其他抗淋巴细胞制品可能效果略好,但总的疗效不满意。大多数移植肾在术后一个月左右严重受损。

(3)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术后 一周到6个月内,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血压增高、肾功能恶化、移植肾区不适等。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急性排斥反应已经不是很典型了,可以以较轻的形式出现。若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此类排斥反应多可逆转。对急性排斥反应,大多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或抗淋巴细胞抗体治疗,也有移植医生用普乐可复治疗,发现可以逆转某些难治性排斥反应。

(4)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发生过程缓慢,一般发生于术后6个月以后,呈渐进性加重,可出现蛋白尿、血尿、血压增高、贫血、肾功能逐渐恶化。一般呈不可逆转性改变, 是移植后期移植肾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患者长期健康存活的主要原因。对慢性排斥反应尚无肯定的有效治疗方法,多数移植医生认为,急性排斥反应的降低,可以有效的延缓或降低慢性排斥的发生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使用普乐可复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而且长期使用普乐可复治疗的患者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在慢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转换为普乐可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延缓病情继续恶化。


本文是张临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