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万方锐 三甲
万方锐 副主任医师
南昌市第三医院 儿科

小儿湿疹症状、治疗及注意事项

3232人已读

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小儿湿疹和成人湿疹,本质上是一回事。但小儿湿疹与成人湿疹症状不完全一样。 小儿湿疹由婴儿湿疹延续而来;或婴儿期未发病而到幼儿期才起病。

婴幼儿湿疹又称“奶癣”,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最早可见于2—3个月的婴儿,2岁以后发生的概率会减小。婴幼儿湿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

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 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

多数皮疹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前胸、后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很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液体干后就形成痂皮。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

(1) 脂溢型湿疹的症状

脂溢型湿疹通常发生在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表现为: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不过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 渗出型湿疹的症状

渗出型湿疹通常发生在3-6个月肥胖的婴儿。

表现为: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 干燥型湿疹的症状

干燥型湿疹通常发生在6个月-1岁的小儿。

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由于湿疹痒得厉害,所以宝宝经常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出血,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脓疤或脓痂。

症状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湿疮。是以皮肤红斑粟粒样丘疹,丘疮疹或水疱破溃后出现点状糜烂、渗液、结痂并伴剧烈瘙痒为特征。(1)皮损多发于颜面先自面颊开始继而延及头皮亦可泛发于全身,常有剧烈瘙痒,伴睡卧不安,神情烦躁,且迁延日久。

检查诊断 :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易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及慢性期的浸润、肥厚等特征诊断不难。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加。

小儿湿疹的分期:

1、急性期:急性期的湿疹起病较急,并且可在皮肤上出现群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还可表现为基底水肿,很快就可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并且疱破后可出现糜烂的现象,还可很有明显的黄色渗液或者是被覆有黄白色浆液性痂。患儿的面部皮肤还可出现潮红及肿胀的现象。急性期如果护理不当的话还会有继发感染。急性期的病儿经常会夜不能眠,合并感染者还可出现低热等现象。

2、亚急性期:亚急性期可由急性期演变或治疗不当而来,通常可表现为急性湿疹的渗出、红肿、结痂逐渐减轻,皮损则以小丘疹为主,并且还可有白色鳞屑或是残留少许的丘疱疹及糜烂面。

3、 慢性期:这一时期的湿疹可反复发作,皮疹一般表现为色素沉着,并且皮肤变粗稍厚,还会有极少数的发生苔癣样化。慢性期的湿疹可在四肢,尤其四窝等处。如果发生在掌跖或是关节部位的话还可出现皲裂而疼痛。

湿疹,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 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

意见建议: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用湿疹锌软膏擦患处试试。

问题分析: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变态反应在湿疹的发病机制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湿疹可能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以前多用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现在多用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

意见建议: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

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

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

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

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

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的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

(2)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临床瘙痒剧烈、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诊断。对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应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因此外用药治疗应循序相应的原则。

4、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5、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6、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7、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

长湿疹了,这几乎是所有新生儿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的。湿疹与胎毒,妈妈饮食,气候,室内细菌等都有关的。一般具有反复性,好了之后又会复发的。

宝宝长了湿疹怎么办呢?在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吃母乳者,母亲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鲐鱼、虾等食物。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煮奶的时间不妨长一些。添加辅食时,不要先加蛋白,最好先加少量蛋黄,然后逐渐增量。孩子的食物也不要太咸。

2、母亲和小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

3、不要用热水去烫洗湿疹,不要给孩子用肥皂洗脸以避免刺激。洗脸后,可给孩子用一些儿童护肤霜。

4、可服一些中药或用中药液外擦。去药店买写凡士林,干黄连,把黄连弄碎后放在凡士林里,宝宝睡觉的时候给宝宝用上,宝宝醒后给宝宝擦掉,2天就好的差不多了,然后就不用黄连了,继续给宝宝擦几天凡士林,小脸就光溜溜了,我家宝宝也起湿疹,这个是中医院的大夫给的方子,没激素,很不错

湿疹护理

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 2、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3、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4、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痱子和湿疹的区别

夏天到了,痱子和湿疹都开始出现在宝宝身上。因此,对爸妈来说,知道痱子和湿疹的区别在哪里就显得尤为重要。痱子和湿疹的成因、发生时节、发生部位和症状都有所不同,爸妈们要学会区分。

1、原因不同

痱子是由于汗孔阻塞引起的,而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稳定。引起湿疹常见有:进食一些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种花粉,如尘螨、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体炎等;生活环境中的日光、炎热、干燥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调、新产代谢失常等。可以看出,痱子是暂时性疾病,湿疹是慢性病程。

2、发生时节不同

痱子发生在夏季,多见于儿童。而湿疹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也不论男女老幼和年龄大小。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3、发生部位不同

痱子多出现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多汗部位。湿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等部位。

4、症状不同

痱子其实是汗腺的轻度发炎,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表现。

湿疹是一种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


万方锐
万方锐 副主任医师
南昌市第三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