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裂手术是怎么做的?
对肛裂的手术治疗已进行了数百年的研究,有人统计过肛裂的手术方法有达32种之多,现将国内外目前使用最多的几种手术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切除扩创术:麻醉后(可以局麻或加静脉麻醉、腰麻、骶管麻醉等),对病人先行扩肛,然后沿裂口做切口完整切除溃疡面,再于切口正中纵形切开,上至齿线,下方超出裂口下端,基底深度以切断栉膜带和部分内括约肌环状纤维为度。对严重肛裂病人,切口可向下端适当延长,切断外括约肌皮下部,这样既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又便于引流。同时,将上下端的裂痔、肥大肛乳头和潜行瘘道一并切除,再修剪皮肤,使之成“V”型新鲜创面,用九华粉纱布压迫止血。每天大便后用中药熏洗坐浴,创面用酥胆痔疮膏、九华膏纱条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纵切横缝术:麻醉后(可以局麻或加静脉麻醉、腰麻、骶管麻醉等),沿肛裂正中作一纵形切口,上至齿线0.5cm,下至肛缘外0.5cm,切断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纤维,如有潜行肛瘘、赘皮外痔、肛乳头肥大和肛窦炎等,也一并切除,修剪裂口创缘,再游离切口下端皮肤,以减少皮肤张力,彻底止血,然后用大圆针细丝线从切口上端进针,通过基底组织,再从切口下端皮肤穿出,拉拢切口两端丝线结扎,使纵切口变成横切口,缝合3~4针,使肛管直径扩大,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术后保持大便通畅及肛门清洁,5~6天拆线。
侧方内括约肌及栉膜挑出切断术:在肛门一侧,距肛缘1~1.5cm处作一横或纵切口,长约1cm,深达皮下,用弯形止血钳沿肛管皮下分离至齿线,然后止血钳退至肛白线的内括约肌下缘,止血钳在内括约肌外侧分离至齿线,此时可将被分离的部分内括约肌及栉膜由切口内挑出切断,指诊扩张肛管,消毒后,切口缝合1~2针,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便后清洁消毒伤口,术后五天拆线。
------摘自李胜龙主编《痔疮揭秘》
本文是李胜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