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森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压疮预防

发表者:蔡伟森 人已读

常常有失能的高龄老人和脊髓损伤的截瘫病人因为压疮到医院求治。大多数经过长达数月之久的艰辛换药及其他的治疗后都痊愈了,但病人经受了巨大的痛苦,也有不菲的花费。其实如果措施得当他们的压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什么是压疮?

压疮,俗称褥疮,是长时间受压的软组织和皮肤因坏死而发生的溃烂、溃疡,是失去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截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常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给生活造成巨大的麻烦。压疮好发于骶尾部、大转子、足跟、内外踝,肩胛骨等骨突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压疮损伤可仅限于皮肤及皮下组织,也有的深达骨骼。严重的压疮多数伴有局部的或全身的感染。

2.为什么会产生压疮?

造成压疮的直接原因在于卧、坐时的支持物----床或椅子作用于皮肤及软组织上的三种力,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压力是垂直于皮肤的,而剪切力和摩擦力作用于水平方向。摩擦力直接作用于皮肤,而剪切力的作用点则位于皮下的浅筋膜。三者之中垂直于皮肤的压力危害最大,压力将软组织挤压于内部的骨骼之间,受压的软组织中还包括走行其中的血管和神经纤维。正常人若神经末梢被压迫久了会产生麻木感和刺痛感,提醒我们要变换体位,从而解除压迫并恢复血液供应,使组织免于损伤。如果周围神经异常或者大脑的感觉中枢出现问题,病人感觉不到疼痛,自然不能产生主动的减压运动,使压迫状态持续下去。软组织中最先受压闭锁的是静脉血管及淋巴管,因为它们压力低,管壁薄。然后就会发生一连串的病理过程。持续的局部血液回流受阻会影响毛细血管的血液供应。这时如果及时减除局部压力,血液循环还可恢复,否则会引起细胞缺血缺氧坏死,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压疮的发生则不可避免。细胞坏死后会释放出溶酶体,使周围的结缔组织液化坏死,坏死组织排出后就会形成深浅不一的溃疡,即压疮。

从压疮的形成机制可以看出压疮的形成有两个关键的要素,其一,局部压力,可以用压强来表示;其二,压力作用于局部的时间。那么预防的要点也在于1.增大受压面积,以此来减小局部压强;2.减少组织受压时间,在细胞发生缺血缺氧坏死之前及时减压。

3.如何预防压疮?

3.1主动减压

压疮的预防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实现。主动减压的方式主要用于认知能力正常而且有运动能力的患者,如年轻脊髓损伤患者。防压疮的健康教育对这部分人群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他们了解压疮的危害,也能够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减压活动,那么压疮就能够避免。但是现实中截瘫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也是很高的,实在令人惋惜。根据狄更斯名著改编的英剧《荒凉山庄》告诉我们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人已经知道如何为截瘫患者减压了。剧中有一个反派人物应该是罹患了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每次外出都坐在两个人抬着的椅子上,身后还跟着一个身体结实的女仆,他还随身带了一个定时响起的闹钟。每当闹钟响起女仆就会从背后抱住上身将他抬离椅子4-5次后放下,以此达到减压的目的。其实患者本人也是有能力用自己正常的上肢将身体撑起来减压的,只是因为钱多要显摆罢了。

3.2被动减压

被动减压的方式主要用于失能的老人或其他的卧床患者。被动减压又可分为变动体位减压和使用工具减压,主要由看护者完成。目前有不少预防压疮的工具,像气垫床、减压贴等等,减压贴贴于骨突处以增加接触面积,减少压强,同时也相对增加了软组织的厚度,从而提高抗压能力。但是像减压贴等预防工具只是提高了软组织的抵抗压能力,压迫久了压疮仍会发生,所以变动体位减压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一般认为卧床的病人每2个小时需要变动一次体位,如果病人的营养状态差等情况(如果翻身后皮肤发红要超过30分钟才能消退),则要缩短翻身的间隔时间,如每1个半小时翻身一次。

体位摆放对预防压疮也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侧卧位比仰卧位压疮的风险要小一些,因为接触床面的臀部的软组织远较骶尾部厚实,因而也更能抵抗压力。在床上一定要避免膝关节伸直的长腿坐位,最好采取将膝关节屈起来的半坐半卧位,这样臀部和大腿就会分担一些来自躯干的重力,同时也减少了身体下滑产生的剪切力和摩擦力,可很好预防压疮。

坐轮椅时要注意脚板的位置,高度适合的脚板可以让大腿也承担一些的重力,避免因重力过分集中在坐骨结节而产生的压疮。

总之,要更多关注失能老人和截瘫患者等易患压疮的人群,对于这些重点人群要重点保护易发压疮的众多骨突处的皮肤和软组织。对患者本人或看护者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压疮的重中之重。


本文是蔡伟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