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耳的解剖概要

发表者:赵黎阳 人已读

耳是耳鼻咽喉科范围内最重要的感受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耳廓是外耳在头部的突出部分,耳廓前面凹凸不平,从外耳道口向内,即为外耳道,外耳道底部直至鼓膜,外耳道全长2.5—3.5cm,外耳道可分为软骨段和骨性段,软骨段占外耳道外1/3,骨性段占外耳道内2/3

鼓膜虽然位于外耳道的底部,却是属于中耳的一部分,中耳位于鼓膜内侧,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鼓室是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的含气空腔,可被看成一个长方体,具有六个壁:上壁既鼓室天盖,由颞骨岩部的前面构成,向后与鼓窦天盖相延续;下壁有一薄骨板构成,将鼓室与颈静脉球相分隔,其前方为颈动脉管后壁;内壁既为内耳外壁,中央为鼓岬,鼓岬的后下方为蜗窗,也叫圆窗,鼓岬后上方为前庭窗,又叫卵圆窗,镫骨足板封闭卵圆窗,面神经位于前庭窗上方,匙突位于鼓岬前上方,面神经嵴的前下方有鼓膜张肌肌腱经过;外壁由骨部和膜部构成,骨部即上鼓室外侧壁,膜部即鼓膜,鼓膜包括松弛部和紧张部,鼓膜中心为脐,前上方为锤骨短突,脐与短突之间为锤纹,是锤骨柄的映影;前壁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前壁上部为咽鼓管鼓口,是鼓室与鼻咽部的交通口;后壁上部有鼓窦入口,此处也属于鼓室的上部,是鼓窦与鼓室的交通口,后壁下方为锥隆起,是鼓室后壁的一个骨性结构,有镫骨肌附着于此,锥隆起位于后鼓室内,而后鼓室即是相当于鼓膜后缘后方的鼓室腔,锥隆起又将后鼓室分为外侧面隐窝及内侧的鼓室隐窝。鼓室内容纳了一些细小的结构,包括听骨,肌肉和神经,听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鼓室肌肉包括鼓膜张肌,其肌腱绕过匙突止于锤骨颈下方,镫骨肌,镫骨肌起于鼓室后壁锥隆起内,其肌腱向前下止于镫骨颈后方,鼓索神经,鼓索神经是面神经的分支,是在进入茎乳孔处分出,进入鼓室,在了解了鼓室内的结构之后,以鼓膜的上下缘为界,可将鼓室分为上鼓室,中鼓室和下鼓室,咽鼓管为沟通鼓室和鼻咽部的管道,咽鼓管外为骨部,内为软骨部,软骨部在静止状态下闭合成一裂隙,在张口、吞咽是借助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的运动,可使其开放,成人咽鼓管咽口低于鼓口2.5cm,而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距短,内径宽,所以小儿鼻咽部感染比较容易扩展到耳内,鼓窦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空腔,鼓窦上方以鼓窦天盖与颅内相隔,鼓窦向前经鼓窦入口与鼓室相通,鼓窦内壁前部有外半规管管突,外壁为乳突皮层,相当于外耳道上三角,鼓窦向后下通乳突气房,乳突是组成中耳的最后一个部分,根据气化程度,可分为四种类型,气化型乳突,气房较大而骨间隔薄,此型约占80%,板障型乳突,乳突气化不良,气房小而多,硬化型乳突乳突未气化,骨质致密,混合型乳突,上述三型中,任何二型同时存在或三型同时存在。

从鼓室的内侧壁向内既为内耳部分,内耳又叫迷路,分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骨迷路由致密骨构成,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前庭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略成椭圆形,骨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上方,为三个弓形弯曲的骨管,相互成直角,依所在的方位,分别称为外半规管,又叫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或叫上垂直半规管和后半规管或叫垂直半规管,每个半规管一端膨大,既为壶腹,耳蜗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主要由位于中央的蜗轴,从蜗轴伸出的骨螺旋板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骨蜗管和骨螺旋板绕蜗轴21/223/4周,骨蜗管其有三个管腔,上方为前庭阶,至前庭开始,下方为鼓阶,起自蜗窗为蜗窗膜所封闭,前庭阶和鼓阶在蜗顶经蜗孔相通,中间为膜蜗管,又叫中阶。膜迷路为位于骨迷路内的膜性部分,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液,化学成分类似脑脊液,借蜗水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包括椭圆囊,球囊,膜蜗管和膜半规管,整个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化学成分接近细胞内液,内淋巴液通过内淋巴管,经前庭水管进内淋巴囊被吸收,内淋巴囊的一半位于前庭水管内,另一半位于两层硬脑膜之间,椭圆囊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内,囊壁有椭圆囊斑,其感受味觉,囊壁有球囊斑,也感受味觉,膜半规管附着于骨半规管外侧壁,借五孔与椭圆囊相通,膜壶腹内有壶腹嵴,是平衡感受器,膜蜗管位于前庭阶与鼓阶之间,横切面成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外侧壁为螺旋韧带,下壁为基底膜,基底膜随着螺旋板和骨蜗管呈螺旋状,其上下排列的听弦从蜗底到蜗顶的长度逐渐增加,螺旋器位于基底膜上,也叫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

在中耳和内耳的解剖中,面神经也是一个重要结构,其是在骨管内走行最长的一段颅神经,在颞骨内面神经可分为内听道段,起自内听门,止于内听道底,迷路段,起于内听道底,向前达膝状神经节,鼓室段也叫水平段,起于膝状神经节,向后微向下,在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水平过渡到垂直段,垂直段起自锥隆起水平,止于茎乳孔。

本文是赵黎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