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慧博 三甲
王慧博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

2661人已读

患者,女性,58岁,因“阵发性头痛半年,右眼视力下降一月余”收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王慧博

0dee55a0-8b96-11ea-a453-fb110c3ca9b2.jpg

术前MR轴位示右侧鞍上,鞍旁及海绵窦占位,考虑蝶骨嵴内侧-前床突脑膜瘤,病灶大小4.2cmx4cmx3.8cm,血运丰富,肿瘤与颅底Willis环大血管关系密切。

bc6ce5b0-8b96-11ea-a453-fb110c3ca9b2.jpg

术前MR冠状位示肿瘤侵入右侧视神经管,视神经受压移位明显。

17d24830-8c2f-11ea-95ec-393f5d28ab63.jpg

术前应用3D slicer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三维重建肿瘤及颅底血管,证实肿瘤完全包裹右侧颈内动脉C6-C7段,后交通动脉(PComA),脉络膜前动脉(AChA), 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

术前诊断:右侧蝶骨嵴内侧巨大脑膜瘤

手术方案:右侧扩大翼点入路

qq.jpg

硬膜外充分磨除蝶骨嵴后,在硬膜内铲除大部分肿瘤基底,阻断肿瘤血供,分块切除位置相对较浅的肿瘤,寻找被肿瘤包裹的大脑中动脉M1段和M2段。

沿大脑中动脉M1段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分离肿瘤,寻找颈内动脉分叉,及大脑前动脉A1段。

0000.jpg

抽丝剥茧后,基本看清被肿瘤包裹的颅底大血管走向。

沿颈内动脉的长轴将肿瘤切开,然后分块切除。

3434.jpg

轻柔分离肿瘤组织与豆纹动脉的粘连,深穿支血管的保护至关重要。

锐性分离肿瘤组织与脉络膜前动脉的粘连。

锐性分离肿瘤组织与后交通动脉的粘连。

轻柔分离侵入视神经管内的肿瘤,予以切除。

肿瘤全切,重要神经血管保护良好,正常解剖结构清晰可见。

术后当天复查CT示肿瘤切除满意,术区干净,无出血。

术后48小时复查MR显示肿瘤全切除。

术中要点:1. 在硬膜外充分磨除蝶骨嵴和前床突可在手术早期离断肿瘤血供,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渗血,保持术野清晰。2. 肿瘤包膜与颅底willis环大血管及深穿支的粘连,均应锐性剥离,极力保护血管,这点至关重要。3. 处理肿瘤包膜表面的血管时,必须明确该血管是肿瘤的供血动脉,还是过路血管。4. 术中可应用罂粟碱明胶海绵湿敷分离出的动脉,防止出现血管痉挛。5. 侵入视神经管内的肿瘤应彻底切除,必要时可磨除部分视神经管,充分减压视神经。6. 处理在视神经、垂体柄、动眼神经及幕缘附近的肿瘤组织时,动作应轻柔,尽可能避免在这些区域使用电凝,防止热传导损伤。

王慧博
王慧博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