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下肢丹毒
都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惹得祸

小满”过后,天气高温多雨,这种气候里,丹毒发病逐渐增多,丹毒虽以“毒”命名,但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丹毒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单侧小腿发病最多,且多见于足癣患者。
下肢丹毒虽然侵犯的是皮肤及皮下组织,但首驱症状是发热。典型丹毒发病:①首先出现畏寒,全身不适,发热、多见39~40℃。②多数发热一天后,自觉下肢剧烈疼痛并发现小腿出现鲜红色水肿斑块,表面紧张发亮,边界较清楚,严重者可发生水疱、血疱。


发于下肢的丹毒中医称谓“流火”,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下肢丹毒是中医外科常见病,病因病机为血热火毒,素体血分有热,在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虚侵入,郁阻肌肤而发病。
中医治疗分内治和外治,内治:根据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证候,辩证用药,急性期多用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之法,慢性期淋巴水肿则多从痰湿、瘀血、脾虚论治。
外治:以中药溻渍,绑缚疗法为主。水肿红斑可以用鲜公英、鲜地丁、鲜马齿苋叶捣烂外敷;也可用菊花茶调金黄散外敷,或用清热解毒药物煎煮药液冷湿敷。如出现血疱、表皮坏死,则根据伤面情况选择水剂或油膏剂换药。
丹毒经及时正规的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的丹毒,称为复发性丹毒,它可致局部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障碍,因此,丹毒的预防复发比治疗更重要。
丹毒的及早、足量、足疗程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发作丹毒,易出现糖尿病酮症,一定要及时就诊。
下肢丹毒则多由足癣或下肢外伤引起,要积极治疗体表慢性病灶,夏日下雨淌水后,要清洁双足,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也会趁机发威,因此平时要注意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本文是韩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