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牙龈萎缩是怎么回事?

发表者:杨刚 人已读

很多人照镜子时,会突然被自己牙齿吓到,“天哪,我的牙齿怎么变长了?我的牙缝怎么这么大了?”“我的牙是不是要掉了!”

346782_1_En_3_Fig1_HTML.jpg

有时吃点酸甜的水果或者冷的冰淇淋,牙齿就酸的不行,仿佛牙被风吹倒一般。

dentin-hypersensitivity-2-638.jpg

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说明你很可能有牙龈萎缩了。

那什么是牙龈萎缩呢?

牙龈萎缩,或者专业上叫“牙龈退缩”。是指牙龈从牙冠(牙釉质)的位置向牙根方向退缩,暴露了牙根的位置。牙龈萎缩一般有两种情况:牙齿正面(唇颊面)的萎缩和牙缝之间(牙龈乳头)的萎缩。

正常的情况下,牙齿包括我们看得见的牙冠和埋在骨头里看不见的牙根。牙龈(俗称牙床,牙肉)包裹着牙槽骨和牙冠的周围,形成齿白龈粉的外观。并且相邻的几颗牙齿牙龈都比较协调。

healthy_gingiva.jpg


牙齿正面的萎缩:

如果单颗牙牙龈萎缩,那这颗牙会明显比周围的牙齿长,牙龈会不协调。

unnamed.jpg

如果很多颗牙都萎缩了,这些牙齿都会变长(相比于以前),虽然牙龈可能还会比较协调,但是牙根的颜色通常比牙冠要黄一点,所以牙齿会看起来下面伸长的部分有个分界。而且牙根特别容易磨损,时间长了会出现一个个凹陷,医生叫做“楔状缺损”。如果牙根龋坏了,那就会变成黑色。

unnamed (1).jpg


还有一种退缩,是牙齿之间的牙龈退缩。从上面的健康的牙龈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常情况下,牙缝之间也被牙龈充满,牙龈的形态像扇贝一样呈弧形包绕着每颗牙齿。如果牙缝中间的牙龈萎缩了,那这个缝隙就暴露出来,牙齿相间的外面和口里面就相通了。由于口里的光线较暗,所以这个缝看起来是黑色,形状是一个小三角形,所以我们俗称为“黑三角”。黑三角如果在门牙区域就会看着特别扎眼,就像粉白的图画上出现几个补丁一样,严重影响美观。

8.jpg

所以我们知道了两种牙龈萎缩的情况,不禁要问,为什么会牙龈萎缩呢?

牙龈萎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是:

1.刷牙方式:不正确的刷牙习惯,特别是用力横刷,长期对牙龈造成创伤,导致牙龈退缩。像大多数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来回左右拉锯式,再加上使用刷毛特别硬的牙刷,会造成全口多颗牙齿正面的牙龈退缩,伴随着牙根的磨损,还会有“楔状缺损”!

截屏2020-05-28 18.28.57.png

2.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菌斑引起的牙龈和牙槽骨的慢性炎症,会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前面说过,牙龈是覆盖在牙骨头上的。所以牙槽骨是地基。牙槽骨一旦吸收,牙龈也会跟着往下退。我们牙缝之间的清洁通常做的不够,所以牙缝之间的炎症会更明显,炎症引起的牙缝之间的牙龈萎缩更明显。但是我们刚开始可能察觉不到。原因就是牙缝之间会被牙结石塞满,而且炎症造成的牙龈红肿会掩盖已经萎缩的事实。所以通常在洗牙后会突然觉得牙缝变大了。这是由于洗牙把牙缝之间的结石都清理掉了,而且牙龈消炎消肿了,所以牙缝就“龈退缝出”。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洗牙操作造成的牙龈损伤并因此抗拒洗牙,殊不知洗牙只是清理牙菌斑和牙石,对牙龈本身并无伤害。等到后来牙齿都松了,再来看时已悔之晚矣。

Mahajans-Class-IV-gingival-recession-defects.png

3.不良的正畸和修复体:正常的正畸和修复一般不会引起牙龈退缩。但是很多人正畸前和正畸过程中不控制牙周炎,那在矫正移动牙齿的过程中,牙周炎会加速骨头的破坏吸收,导致牙龈萎缩。还有一种是正畸过程中牙齿不正确的移动方向,也会造成牙龈退缩。因此,无论是青少年和成人,在矫正之前和之中都要看牙周,控制炎症,随时关注牙龈的变化。还有一些做牙冠的牙齿,牙冠套的位置过深,长期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红肿或者萎缩,导致长期的出血,或者牙冠边缘露出黑线。

4.不良的习惯:长期咬指甲或者现在一些人追求时尚打唇钉或者舌钉都会造成牙龈创伤引起退缩。


牙龈萎缩有什么危害呢?

开头我们已经提到两个:

  1. 牙龈萎缩会引起牙齿变长或者牙缝变大,出现黑三角,出现美观问题。

  2. 牙龈萎缩会导致牙根暴露,出现牙齿敏感,牙齿遇冷热酸甜时会出现酸痛不适。

  3. 牙龈萎缩会导致口腔清洁不到位,可能加重牙周炎。牙齿和牙龈交界的地方是牙菌斑最易堆积形成的部位,牙龈退缩导致这个交界点往下移动,而我们还按照以前的刷 牙方法的话,牙刷其实没有刷到这个地方。牙菌斑清洁不够反过来会继续加重牙龈炎症,造成进一步的退缩,就像恶性循环。


所以,牙龈萎缩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症状,而且牙龈一旦萎缩,自己无法再恢复,就像回不去的曾经,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有一些牙龈萎缩是可以通过牙龈移植手术治疗,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进行科普。


本文是杨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