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坤 人已读
我们老百姓常说的耳膜或者耳镜,在临床上称为鼓膜,它是外耳道与中耳之间的屏障,完整的鼓膜是对中耳腔的保护,如果鼓膜破损,就会影响到我们的中耳,出现听力下降或者继发感染导致耳朵流脓。因为鼓膜非常菲薄,虽然它由三层组织构成,外层是上皮层(复层鳞状上皮),与外耳道皮肤连续,中层为纤维层(浅层放射状和深层环形胶原纤维束),内层是黏膜层,与中耳的鼓室黏膜相连续,但是它的厚度仅仅只有0.1毫米,小儿多呈圆形,成人呈椭圆形,大小相差不多,直径约在8mm。正常呈银灰色,有光泽。
那什么情况会使耳膜破损?
鼓膜穿孔的原因常见有外伤和中耳炎所致,今天我们只介绍外伤性的。外伤主要是因外耳道内气压改变这种间接外力损伤,比如掌击(扇耳光)、钝物打击或爆震伤。其次是直接外力损伤,如用铁耳勺、火柴棒、棉签、小发卡等挖耳损伤,各种异物进入耳道损伤,及头部外伤中颞骨骨折波及鼓膜损伤等等。
损伤后有哪些表现?
耳膜破损后可突然感觉耳痛、耳闷、听力减退、耳鸣,耳道出血少见,症状均较轻,严重时可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混合性听力下降。
耳镜检查鼓膜呈不规则形、裂隙状、三角形穿孔,穿孔边缘有血迹或血痂。颞骨骨折伴脑脊液漏时,可见清水样液渗出。
听力检查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一般对听力影响不大,若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要考虑听骨链损伤中断。
本文是刘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