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雨季将临,湿气严重的人群明显增多
每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六月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气候特征为:阴雨连绵、气温高、湿度大。通常情况下,在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天气的湿度就已开始加大,人体内的湿气也会随之加重。因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的,外界环境的湿度自然会影响到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导致体内水湿代谢障碍,而形成湿气。从日前就诊的患者来看,人群中所谓的"湿气重"的现象确实明显增多,他们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特征:
1、困倦: 头重如裹,整天昏昏沉沉,身体困重,四肢发沉,肌肉关节酸乏疼痛。与此有关的神经衰弱、官能症、疲劳综合症、颈椎病、肩周炎、心脑血管病高发。
2、胀满:胸部、胃脘或全腹胀满,易引发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
3、浮肿:有时出现面部或四肢关节肿胀,活动不利。关节炎、风湿病、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作或加重。
4,纳呆:食欲不振,饮食不香,口淡无味等。胃肠疾病及消化不良的患者增多。
5、口粘:口粘口腻,嘴巴不爽、干而粘、渴不欲饮。多见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6、便溏:大便不成形或偏稀、粘滞不爽。胃肠、肝胆疾病易发病。
7、潮湿:皮肤潮湿,易出汗、冒油,皮疹、湿疮、瘙痒等各种皮肤病高发。
8、混浊:面色晦垢,小便浑浊、淋沥不畅,女性带下量多、男性阴部潮湿痒痛,各种泌尿生殖器炎症明显增多。
这些表现就是人体内湿之征象,与外界湿气重是相应的。内湿与外湿相合,湿气就更加严重,引起人体诸多不适和各种病症。在未病预防,既病防治方面,要做到注意避免外湿入侵,又要及时将内湿排出体外。建议保持外界环境的干燥通风,多运动锻练,控制饮食,忌食油腻、粘滞、甜品、生冷食物。
本文是郦永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