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陈福灵 人已读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目前是越来越被关注的问题,就如同大家身边也许看到过或耳闻过,老年人踩滑轻轻摔了一跤,也许是髋部痛而不能走了,或者腕关节肿了,或者腰部伤了睡在床上不能翻身了,或者肩膀动不了.....
这些就是因为相对较重的骨质疏松下,轻微外伤所致的老年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腰椎骨质疏松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年髋部骨折,其中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
简单点,就是这张图片里「我画的红圈圈内的骨折」,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3-4%。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秦老太爷,78岁,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甚至有心房颤动病史,在10天前突然有点头晕没有站稳而摔倒在地,轻微的摔伤致他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也许早在10多年前,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个棘手的问题,患者年纪较大,合并较多较严重的基础疾病,髋部骨折若行手术治疗那么风险陡然增加,以及手术需较大的切口,出血较多,后期康复也慢。也许患者就只能选择保守治疗了。”
那么,如今不再是那样。
如今我们有着较前相对先进的技术,能够在微创的方式下进行手术,伤口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因此对于像秦老太爷这样的情况,就建议他早期手术治疗了。
那么很多人问:既然也有选择保守治疗的说法,那我何必手术?
这是因为:所谓保守治疗,就是回家慢慢躺着静养,它存在这几个问题:
髋部骨折很痛,患者难以忍受,尤其是在翻身、坐立吃饭,以及大小便的时候,患者疼痛难忍,唉声凄凉。
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在家里对于护理他的家属来说,很是折磨,碰着就痛,给他翻身也痛,护理大小便时更痛,长期一睡,屁股慢慢睡烂了,压疮形成了,后期患者越来越难受,护理人员则更是难受,心力交瘁。
对于这样高龄老年人,睡久了心肺功能变得很差,很快就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再加上像秦老太爷这样这么多基础疾病下,慢慢引发全身疾病,生存时间大大缩短。
因此,也许「手术是更好的选择」!
手术可以牢固固定骨折,就是通过将骨折断端复好,再予以钢针螺钉固定,这样很快就可以起床坐立,可以自行抬腿,可以扶拐行走。
因为骨折已经固定,这些动作都没有疼痛或者仅存可忍受的轻微疼痛,减少甚至避免了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护理难度,提高了生存质量,让患者更有尊严的生活。
并且,大概在术后1至2个月后,骨折慢慢接近接近愈合,患者就可以如同受伤前那样正常走路,恢复既往正常生活。
这样远远好过于在只能睡在床上、既疼痛又不能动。何乐不为!
秦老太爷和他的儿子选择了手术。
年轻人做手术都有风险,何况是合并有这么多基础疾病的老太爷,因此术前检查就是评估患者身体情况的最好方式,于是给予完善了秦老太爷的相关检查,充分评估的他的身体情况,其可耐受手术。
于是,我和优秀并且长的眉清目秀的谭医生在硬膜外麻醉下给予进行了「微创切口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标准的三个小切口长度为3-2-1cm, 我们稍微长了点点,成了4-2-1cm,也不慌,不伤大雅。
「术后第1天」,已经睡了几天的秦老太爷想起床活动活动,这个我们是允许的,也是鼓励的。
看着老太爷好转的心情,面带的笑容,此时被我P的口罩挡住了,同时家属也满意了,我和谭医生也满意了。所以呼应了标题:都满意!
下午下班时候再去看老爷子的时候,看到一个画面:儿子专心的为父亲处理了小便,认真的为他穿好裤子,并嘴里恋恋有词嘱咐着父亲小心翼翼慢慢康复,何尝不又是一个温馨的画面。
「所以,幸福是什么?」
有人觉得是腰缠万贯,大富大贵;
有人觉得是吃香喝辣,山珍海味;
有人觉得是别墅豪宅,香车美女;
而此时此刻,我觉得幸福就是:
「生有所养,老有所依」!
本文是陈福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