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熊俊伟
熊俊伟 副主任医师
巴南区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抗疫”取得决定性成果,“呼噜娃”还好么?

2168人已读

连续4期的科普,我们关注了为什么打呼噜、打呼噜的危害、鼾症的治疗和诊治流程。在今天这么一个国内新冠“抗疫”接近胜利的时候,我们把关注点放在祖国的花朵——我们的孩子身上,年前那一批本来准备年后解决呼噜问题的“呼噜娃”,被疫情延缓治疗呼噜的你们,还好么?

寒暑假,一向都是儿童耳鼻喉的忙碌季节,一大波的“呼噜娃”蜂拥而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都是奔着带宝贝来摘除腺样体、扁桃体的,但当医生说:该手术,家长们又纠结了:能不能不摘?

好,那我们来聊聊这个经典话题:腺样体、扁桃体,是摘还是不摘?

1、腺样体、扁桃体在哪儿?直接上图!


通过我们口腔科医生、儿保科医生的长期不懈的宣教,以及无数个活生生的例子,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张口呼吸的危害了,长期的张口呼吸和打鼾,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哟!睡眠呼吸阻塞、慢性缺氧,影响发育,影响成绩!

2、但是,腺样体、扁桃体要不要摘呢?

我们的工作感受是,十年二十年前,手术的原因主要是扁桃体的反复感染,这也是我们手术的第一指征。但是,现在,手术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是因肥大的扁桃体、腺样体引起的气道阻塞。大多数扁桃体腺样体都是有个逐渐长大、自然萎缩的过程,那么,是静待自然萎缩还是积极手术切除?一个评估标准就是:有没有引起孩子不能纠正的睡眠张口呼吸!!!

如果合并有反复“喉咙痛”(扁桃体发炎),那就更应该尽快摘除哟!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是引起心肌炎、肾炎的潜在风险!

3、扁桃体、腺样体是免疫器官,摘除后对身体有害么?

扁桃体、腺样体的确是咽喉部的重要淋巴组织,但只是淋巴组织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被其他淋巴组织的功能所代偿,而且,这个免疫功能在3岁以后基本上都没有了,就更没什么了。而腺样体、扁桃体的增大高峰期一般是在5岁左右,所以,不用太纠结了。

4、能只切腺样体或扁桃体么?能做扁桃体半切么?

从手术技术来说,怎么切都不是问题,那么,我们反过来思考,保留一部分的意义大么?应该说,不光意义不大,反而可能有害。从气道阻塞的缓解来说,摘除一部分对气道阻塞的缓解是不够的,而且很多的临床经验提示,摘除腺样体后,半年后复查发现,保留的原本不算太大的扁桃体甚至有代偿性肥大的表现。而扁桃体半切术后再发残端炎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一个器官确实很小,可以考虑只摘除另一个。否则,保留一部分意义不大。

一起摘除的唯一风险可能是出血多一点、创面大一点、手术时间长一点,但是现在的等离子摘除手术已经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咽喉睡眠团队能做到3分钟以内解决扁桃体或腺样体,创面基本上没有出血!!!

5、最后一个常见问题是:麻醉会不会让我们家宝宝变傻?

以前,我们流行过局麻手术,但孩子基本上不会配合,而那种疼痛和恐惧可能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所以现在都是做全麻了。而合格的全麻对3岁以上孩子的影响,无数的、充分的证据证明:不会有任何影响!

所以,在疫情趋缓、还未开学的这段时间,病房的萌娃们越来越多了!祝福他/她们,改善气道阻塞,收获完美睡眠,颜值、智力双提升!

睡眠鼾症专家熊俊伟教授特别解读:

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出血。手术当天和术后一周左右是出血的高风险期,需要密切关注,有出血需要请医生看,及时处理。

2、进食。单纯腺样体切除术进食一般不受影响,扁桃体摘除术后需要温冷流质饮食一周,然后是软食一周,比较放心。注意加强营养。术后当天可以吃不带渣的冰淇淋哟!

3、复发。扁桃体是完整摘除,摘除术后不存在复发,但极少数可能合并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就是前文说的淋巴组织免疫代偿)。但腺样体切除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变态反应(主要是过敏性鼻炎)而出现增生,所以,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的小朋友,术后需要加强鼻炎的药物规范化治疗,在以后的科普中我们再讲解哟!


熊俊伟
熊俊伟 副主任医师
巴南区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