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疼痛科开展 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近日,我院疼痛科成功为一名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施行了C臂引导下脉冲射频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家住临沂市兰山区71岁的何伯伯,9个月前,因左侧胸背部患上带状疱疹(俗称蛇胆疮)前往当地医院治疗,医院给予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治疗后,病情虽得以缓解,但烧灼疼痛感并没有控制住,反而比之前加重了,以至于夜晚根本无法入睡,甚至穿衣服时、触摸皮肤时都会出现火烧火燎一样的疼痛,何伯伯痛不欲生,甚至有自杀的想法。经多方打听,何伯伯找到我院疼痛科门诊王飞主任就诊。
王飞主任根据情况判断何伯伯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疾病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而留下的后遗症,并且已经出现了痛觉过敏、超敏的症状,而且这种后遗神经痛是世界难题,也称“不死的癌症”,令患者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治疗相当棘手。王飞主任近十年来致力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防治的研究,已经为临沂及周边县市区的众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解除了痛苦,也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许。王飞主任团队为何伯伯制定了脉冲射频术的治疗方案,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在麻醉手术部、影像科团队大力支持下,为患者施行C臂引导下左侧胸4、5、6、7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术后当日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据王飞主任介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为带状疱疹(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为3-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脉冲射频术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通常使用频率2Hz、电压45V,电流持续时间20ms,间歇期480ms的脉冲式射频电流进行治疗,脉冲射频可以影响感觉神经ATP代谢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持续、可逆地抑制C纤维兴奋性传入,从而对相关神经的痛觉传导起到阻断作用。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机构无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较多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该手术微创,操作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多数慢性疼痛患者可获得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脉冲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我院“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新技术的开展,更好地为我市乃至鲁南苏北地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减轻痛苦,同时也填补了我院、我市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项技术空白。
近年来,在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关心支持下,我院疼痛科不断引进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诊疗水平,相继开展了冲击波治疗、超激光疼痛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技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银质针治疗技术、臭氧疗法、胶原酶椎间盘化学溶解术、椎间孔镜技术、等离子技术等技术,为众多疼痛患者解除了痛苦的折磨。
本文是王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