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汪旬 人已读
这个问题是针刺治疗眼病过程中比较常见的 ,多见于视网膜及视神经类眼病患者(对浅刺激不敏感的干眼症患者有时也会扎睛明,承泣这类穴位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针刺的穴位比较深,进针要够深才能产生针感,才能起到改善眼球内及后部视神经血液循环的作用。眼球周围血管丰富,进针很容易碰到血管,如果此时取针后用棉签按压时间不够,眶周皮下就比较容易出血,眼睑会暂时瘀紫,有时很难避免。
这个皮下出血有一弊也有一利。一弊呢,就是暂时性“熊猫眼”,被人关注后,要费口舌给同事或熟人解释,自己没有和人干仗,也没有遭受家暴。处理方法:煮一个鸡蛋,趁热去壳,布裹,来滚一滚眼周围,一般10天左右会吸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和后遗症。(出血量大者可能要2周)。
那有什么利呢?因为眼睑或者眶周出血,机体会调动一些吞噬细胞把瘀血吸收掉,在这个过程眼球周围的血液循环会较平时大为改善,这个就有利于自身眼疾的恢复。
本文是汪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