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发表者:李泽卿 人已读
扁桃体摘除是个小手术,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一类患者,因担心摘除扁桃体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即使咽喉难受、吞咽困难,甚至只能吃流食了也不敢来做这个手术,大多数患者都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行扁桃体摘除术。那么,我们首先就需要来了解一下扁桃体的特性。
扁桃体的学名叫腭扁桃缽,位于口咽部两侧。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属于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对儿童与青少年具有重要的局部免疫功能。
婴儿时期(1~3岁),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等)主要从母体所带来。约2~3岁后,这些免疫物质被基本消耗而不足,则通过局部免疫功能(腭扁桃体、咽扁桃体)的提供而得以自我保证。扁桃体既然提供免疫功能,就需要有组织结构上的发达,适当地有所增生(3~7岁时最大),这种增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足以引起扁桃体的过度肥大。
对于那些先天性不足(遗传因素)的儿童(特别是在6、7岁前)就容易形成扁桃体过度的增生。此种过度的增生为人体自我免疫调节功能所引起,故称为“生理性扁桃体肥大”。儿童时期的生理性扁桃体肥大往往与遗传体质有关,主要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引起,是机体对兔疫功能不足引起的自我保护的体现。因此,青少年的扁桃体不要轻易手术切除。
随着年龄的増长,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系统免疫功将逐渐増强,对扁桃体这种局部免疫功能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因此,扁桃体也就逐渐萎缩(一般会在5-6岁以后),并最终失去它存在的价值而至完全萎缩。所以,此时摘除扁桃体对全身免疫功能没有太大影响的。
扁桃体表面有很多的陷窝口,通向扁桃体深部的陷窝。这些陷窝比较隐蔽,一旦发生急性扁桃体炎而不彻底疗愈,细菌久留于内,就容易引起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并形成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遇到反复急性发作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史者;可能是引起其他部位病变的原发病灶;影响正常呼吸或吞咽功能,这些情况是建议行扁桃体切除术的。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扁桃体摘除手术虽然可以做,但也要注意是有相应禁忌人群和禁忌症的:
1、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不宜手术。因此时患者通常会在发烧,扁桃体充血,此时不宜立即手术,而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防止术后伤口出血引发继发性感染。
2、经期:正在经期及月经前期的女性,不宜立即手术。
3、凝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紫癜病等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一般不做手术。因扁桃体手术后要靠扁桃体窝內的血管自行收缩,血液凝固止血。而各种原因造成凝血和血管弹性下降都可引起术后出血。如必须施行手术者,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输新鲜血液及血小板悬液,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轻柔操作,周密止血,以防术后感染及出血。
4、在血液病,高血压,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活动期,不宜手术。此时手术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5、全身性疾病,如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疾病在未控制时不宜手术。
6、在急性传染病流行时,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
7、患者家属中有自身免疫病及免疫球蛋白缺乏,白细胞计数很低时。
频发扁桃体炎和久治不愈的扁桃体炎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病情来对症治疗,防止引起严重并发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