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飞 三甲
任飞 主治医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肾病科

黄梅天上线,应对攻略

1418人已读

黄梅天气候特点:气温高、湿气重、气压低,雨水绵绵,清洗的衣物晾不干,东西容易受潮发霉,连空气都是闷热潮湿的。这样的天气,人的体感非常差,本身有心脑血管、脾胃、肾脏、风湿、皮肤等慢性疾病的人容易病情加重。

“黄梅天”湿邪为患,湿邪会导致哪些身体不适呢?

中医理论中的“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是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理产物,与肺、脾、肾、三焦的功能密切相关。

黄梅天的“湿邪”,指的是外湿,六淫外邪之一,它的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易困关节,湿性趋下,易伤阴位”。如果湿阻上焦,则头重如裹、胸闷不舒等;湿阻中焦,则脘痞腹胀、大便不爽;湿停下焦,则小腹胀满、小便不畅;如湿邪阻滞经络,经络不通,导致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如水湿泛溢肌肤,则肢体困重、浮肿;如湿邪侵犯皮肤,则出现皮肤瘙痒、皮疹……

如何能防止湿邪入体,安全度过“黄梅天”呢?我们一起看看如下攻略吧!


攻略一:注意饮食健康合理,防湿伤脾。

食物服用前注意高温加热杀菌,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尤其不要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少吃油腻、辛辣刺激、寒凉生冷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护我们的脾胃功能,以防湿邪伤及脾胃。多饮水,少喝饮料和酒,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苡仁、冬瓜、红豆、绿豆、山药、玉米、芹菜、苦瓜、百合、莲子、小米、鲫鱼等,必要时可到医院门诊配制健脾化湿药物。


攻略二:注意调整作息,防湿入体。

由于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家里空调可调到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25℃左右、相对湿度降为50%~60%。外出时要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如长时间涉水淋雨、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就有可能导致“湿邪”侵入关节,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伸屈不利等症。所以要尽量避免身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不受湿邪的侵袭。注意保护颈、肩、肘、腕、膝等关节部位。


攻略三:注意通风,晾晒被褥。

趁雨停的时候,赶紧开窗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有条件可以安装新风系统。太阳出现的时间,抓紧晒被褥,或者将床单、被罩、衣物烘干,勤换洗。家中多备一些除湿的干燥剂。


攻略四:健脾祛湿补肾,食疗药膳来帮忙。

慢性肾脏病的病友们,多数已经存在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亏虚的情况,机体抵抗力较差,一旦饮食起居不慎,容易导致湿邪入体,诱发或加重原有的肾脏疾病,一定要在此期间多加防范!除此之外,肾友们可以尝试一下如下食疗方,达到健脾益肾祛湿的目的。


【食疗药膳方】

1、薏米山药芡莲粥:

材料:薏米50克、山药50克、芡实30克、莲子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薏米、芡实、莲子提前浸泡一晚,再煮至熟烂,然后与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益气补肾。

2、茯苓冬瓜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白茯苓30克、冬瓜皮30克、枸杞子15克、砂仁10克,葱姜适量。


做法:先将砂仁打碎。鲫鱼处理干净,去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然后与葱姜一起放进砂锅内,加入白茯苓、冬瓜皮、枸杞子和清水2000毫升左右,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小时,最后10分钟放入砂仁,调少量的盐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补肾,利湿消肿。

2、藿佩桑椹茶:

材料:藿香9克、佩兰9克、桑椹1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先将藿香、佩兰洗净浸泡30分钟,与桑椹、枸杞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左右,共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冰糖(糖尿病患者不放)。

功效:祛湿健脾补肾。


攻略五:耳穴埋豆,调理脏腑祛湿邪。

耳的外形犹如倒置的胎儿,且耳廓神经血管丰富,体内脏器在耳部有对应的耳穴反映疾病情况,能针对性治疗。“十二经脉均通于耳”,肾开窍于耳,耳穴治疗慢性肾脏病可帮助调节内分泌系统以及脾肾等内脏功能,以调畅气血阴阳,改善循环。如耳穴上的脾、肾、膀胱、三焦、内分泌、交感等穴,配合王不留行子或者磁珠按压刺激,可以调整水液在体内的代谢,防止湿邪停滞。(关于耳穴埋豆,具体可以到市中西医结合门诊四楼肾病科咨询)


任飞
任飞 主治医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