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楠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齐心协力再战疫情—在议北京当前疫情2020.6.14

发表者:陈贤楠 人已读

齐心协力再战疫情在议北京当前疫情2020.6.14

昨日北京是“疫情防空办”发布消息 北京重新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重新引发我的如下相法

1, 我国的新冠疫情的走势从急性短期爆发在向慢性长期散发演变。而解释疫情的生物学机制也必须从单一的病毒分离(实验室分离培养)、病毒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过度到基因微生态学(宏基因、即大数据多种病毒核酸检测),但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开展(即使在少数个体中进行)。而仍以惯性思维,仍按简单一项新冠核酸检测来确诊病人,来溯源病毒,所谓传染源(地点、宿主等)将对整个疫情分析判断造成明显的偏差,甚至错误结果【此刻】

2, 以下是我疫情以来的主要观点(见微信、https://chenxiannan.haodf.com/ ):

1.1要生态文明,不要病毒拟人化;我为什么说 人类对病毒感染的认识才冰山一角?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一个科学术语,症状的定义什么?是患者主观感觉,是否包括医者用眼耳鼻指感知的异常(如舌苔脉搏口臭)、什么是感染?(当今起码有三种科赫假设,核酸阳性只是一种)。所以把核酸阳性

,称作感染者也缺乏科学性。目前只是我国目前疫情监测模型的一种权宜概念,我更主张用无症状核酸阳性者,并尽量对给类人群给予中西医学范畴的仔细个体化动态跟踪评估。【2020.3.12

1.2 还是要从 对感染和传染 定义的科赫假设(准则)”修正、对疾病模型和医疗模式革命 这两个角度来谈论和思考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否则,它会陷入伪命题,甚至会给医疗工作带来新的紊乱,给医生日常工作带来困惑挑战!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辩证逻辑思维,坚持中华文明模式应对疫情,即用中西医融合后创新的人天观和现代流行病学模型去评估预测疫情,打可不必受机械实证思维模型的西方模式所左右,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我国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2020.4.1

1.3.片面强调信息公开透明化(自觉、不自觉或刻意的),要求公布所谓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而不注重信息准确性有效性(包括进一步详细科学研究);在信息的内涵尚不明确时,不宣传不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那么这种信息只是噪音!【2020.4.1

1.4. 我对中美疫情信息差异和我国公布无症状感染者信息的看法的解释(请首先关注我前3天的观点)

1.从功能态概念(中医的 )角度分析,无症状核酸阳性者首先要区分健康态、亚健康(或第三态)抑或疾病感染态,而且需要从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指标综合集成分析(包括症状体征和核酸检测)

2. 要注意感染和传染、感染病和传染病、(交叉)感染性和传染性 这些概念模型及相关命题讨论时的区别。疫情爆发期强调传染,随着疫情控制 长期化或个体(特殊小群体)诊治处理时需要动态兼顾考虑

3.中美两国的疫情统计数据方法差别是东西方文明不同理念在传染流行病统计方法论上的反映,没有对错 好坏 高低之分,各有利弊。目前需强调的是二者没有可比性!但经过仔细换算分析仍可互相作全面宏观定性的对比。两种文明理念 应该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多种角度互相借鉴学习,这就是我所说的探索人类新文明之路的含义。

4.我的上述想法,主要受启发于最近对钱学森下列观点的学习领会:建立新的人类科学技术体系、医学的前途在于中医现代化、还原观和整体观结合辩证唯物论看问题和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进行再一次的科学革命,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文艺复兴。【2020.4.5

1.5. 向疫情中的亡灵致哀!我们的敌人不是病毒,是人性的恶与伪。应对疫情的路径不是杀毒,是克服人类的无知、偏见和狂妄;不是病例清零,是学会相处,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此时的领悟:疫情既是暂时的战役,又是进行时的常态。让我们再出发去探索人类新的文明之路。【20.4.4

1.6. 新冠病毒不要拟人化!我们的国策是 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让全民族都来参加学习讨论: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革命?还要进一步学习讨论:如何领会实践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观"!【20.3.12

1.7.《关于当前疫情发展的思考》:人类与微生物病毒是共生体(superorganism)和共生系统(ultra-organisms).见好大夫在线网(2020.3.7

https://www.haodf.com/lj/tuwen_chenxiannan_8311035851_DE4rmPJWGqZNhlgLDkvIZmECdToXmJdS23elRJGeyMJzKFpqDRDe.htm


本文是陈贤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