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后必修课之尿失禁
不少产后的新妈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咳嗽或是放声大笑,就会溢出尿液来;弯腰拿个东西,就有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一有尿意就马上要找厕所;尿频……本以为生了娃卸了货就可以松口气万万没想到还会遭遇这些困扰。
这些现象被称为尿失禁。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将近90%的成年女性都经历过尿失禁,50%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应力性尿失禁。
一、那么,亲们,我们来了解一下为啥产后容易发生尿失禁?
女性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会对骨盆底的肌肉群造成不同程度的拉伤,或损伤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盆底功能障碍。其中约60%以上的妈妈产后盆底肌肉神经功能可自然恢复,但仍有30-40%左右产后即发生尿失禁等症状。
二、那么如何避免产后尿失禁的发生呢?
剖宫产可以吗?剖宫产并不能避免妊娠过程对盆底肌的损伤。在妊娠的中晚期,子宫重量增加,导致盆底肌持续受压而逐渐松弛,因此即使剖宫产,也有可能会发生产后尿失禁。经阴道分娩在产后短时间内阴道、子宫脱垂现象较为明显,在产后一年内,比剖宫产的妈妈更容易出现尿失禁、尿频等症状。但一年后,这种差别就会消失。就是说剖宫产不能完全避免产后尿失禁,同时还要承担手术带来的风险。
研究已经证明,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重,便秘和长期咳嗽等增加盆腔压力的因素是有益的。
产后盆底康复-未雨绸缪。产后盆底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盆底肌的能力,既能预防又能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
1、最简单的办法,学会做Kegel运动。
这是一系列收紧肛门及阴道盆底肌肉群的动作。可以帮助改善尿道和直肠括约肌的功能。
首先寻找锻炼部位,在排尿过程当中突然停止,感觉到运动的肌肉就是盆底肌。如果还不是很放心,女性可以将手指伸进阴道,当控制肌肉正确时,会感觉到阴道在轻微地收缩。排空膀胱后,可以选择仰卧位,收缩肌肉(正确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上、向里),保持3-5秒,然后放松3-5秒,全程正常呼吸,每次10组,每天2-3次。
2、盆底肌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
亲,如果你已经出现了尿失禁等症状,单纯做Kegel运动已经很难达到完全康复目的,还需要配合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分别模拟主动和被动的肌肉收缩;电刺激是通过外源性的刺激,作用于盆底肌肉进行被动锻炼。而生物反馈,是指患者跟着声光学习,按照一定的节奏主动锻炼盆底肌。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对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盆底肌肉评估,以及生物反馈的盆底肌训练和电刺激治疗,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盆底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受损的盆底神经及肌肉的功能恢复,使阴道更好地恢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改善产后性生活的质量。
所以如果你已经有了产后尿失禁的话,请及时找盆底科医生帮忙吧!
本文是杜贵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