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闫兆平
闫兆平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病介入科

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低钠血症的处理,中国专家共识这样说

2806人已读

血钠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35~145 mmol/L,心衰患者血钠在140~145 mmol/L时,5年死亡风险较低。心衰合并钠离子失衡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从轻到重,甚至恶化预后,危及生命。低钠血症(血钠<135 mmol/L)是急、慢性心衰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不同研究中,心衰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在7.2%~27%之间。


低钠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

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调节异常

血管加压素(AVP)作用在肾脏集合管的V2受体上,使自由水重吸收增加,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AVP调节异常是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最常见原因。


2

神经体液机制


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系统激活导致水钠潴留,水潴留较钠潴留增加更明显,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3

医源性因素

噻嗪类利尿剂、阿米洛利、襻利尿剂、MRAs也会增加低钠血症的风险,以噻嗪类利尿剂较为显著。


4

其他因素

心衰患者长期低盐饮食、心肾综合征时自由水清除受损、使用碘造影剂后大量补液、水或低渗液体摄入增加、腹泻等可导致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1

临床表现

血钠浓度和下降速度决定了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对机体的损伤程度和病死率。

血钠>125 mmol/L很少有症状;血钠<125 mmol/L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出现恶心、乏力等表现;血钠<120 mmol/L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头痛、易怒、情绪障碍、注意力缺陷、意识模糊、嗜睡、定向障碍、步态不稳、跌倒、肌肉痉挛等症状并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血钠<110 mmol/L出现显著疲劳、嗜睡、抑郁、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癫痫、脑干疝、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2

分类

(1)根据严重程度分:轻度(血钠130~134 mmol/L)、中度(血钠125~129 mmol/L)、重度(血钠<125 mmol/L)。


(2)根据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容量分:


①根据血浆渗透压分为:低渗性(血浆渗透压<280 mmol/L)、等渗性(血浆渗透压280~295 mmol/L)、高渗性(血浆渗透压>295 mmol/L)。


②低渗性低钠血症根据细胞外容量状态分为:低容量性、等容量性和高容量性。高容量低渗性低钠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是心衰患者最常见的类型;等渗性低钠血症(假性低钠血症)多与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蛋白等血清中非水成分增加有关;高渗性低钠血症多由于高血糖或输入高渗液体(如甘露醇)导致(表1)。


表1 低钠血症根据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容量分类



注:血浆渗透压(mmol/L)=2(Na+K)(mmol/L)+BUN(mmol/L)+血糖(mmol/L),SIADH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NSIAD为非甾体抗炎药


(3)根据有无症状分:①轻度症状性: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性格改变、抑郁;②中度症状性:表现为恶心不伴呕吐、意识模糊、头痛;③重度症状性:表现为呕吐、呼吸窘迫、嗜睡、癫痫、昏迷。


(4)根据发展速度分:急性低钠血症(<48 h),慢性低钠血症(≥48 h)。慢性低钠血症在心衰患者中较急性常见。




低钠血症的治疗

去除诱因,针对病因,不建议将增高血钠作为唯一治疗,若同时存在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应及时纠正。


1

心衰合并急性症状性低钠血症的治疗

血钠快速下降会引起脑水肿,导致神经系统症状。急性低钠血症由于来不及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减轻影响,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推荐治疗为静脉输注高渗氯化钠,如3%氯化钠缓慢滴注或静脉泵入(输液速度及液体量不宜过大),4~6 h复查,目标为血钠上升4~6 mmol/L,之后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指导进一步治疗,血钠每小时增加1~2 mmol/L直到症状缓解。24 h内血钠上升不应超过8~10 mmol/L,48 h时内不应超过12~14 mmol/L,72 h内不应超过14~16 mmol/L。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闫兆平
闫兆平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肝病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