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董宏生 三甲
董宏生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风湿科

夏天出汗多是在排毒吗?这些部位出汗要小心咯

3067人已读

马上就要入伏了,天气是越来越闷热,经常听到很多人把“出汗排毒”挂在嘴边,为了追求出汗排毒,甚至减肥的效果,很多人晚上下班去撸铁,跑步,认为增加运动量,排汗就是排毒。还有一部分人,怕天气热出汗,就把自己关在空调房里,24小时吹着空调,感觉很舒服,导致了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却出不了汗。夏天到底要不要出汗?怎么样出汗是正常,哪些部位爱出汗,代表了提醒身体可能有问题?


45.jpg

中医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由于夏天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旺盛,阳气鼓动阴液,所以我们会出汗。汗的本质是水,水被喝进人体,那是要经过人体的转化,在正气的作用下,转化为津液。所以,中医说:“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等。

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通过汗液蒸发,可以带走多余的热量,降低体温,适当出汗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好处。

如果是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或是刚刚运动过后等情况,大量出汗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同等条件下,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无汗,而你却满头大汗,就说明有可能出汗异常。

简单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运动、穿衣厚或炎热而导致出汗,或稍微运动就会大汗淋漓,甚至汗液的颜色和气味都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身体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当引起重视。

三焦.jpg

按照人体三焦来看,一般头面部出汗比较多的,一般是上焦心肺功能的问题,肚脐以上容易出汗的是中焦脾胃的问题,肚脐以下出汗是下焦肾大小肠的问题。

常见的非正常出汗有以下几种:

盗汗.jpg


盗汗

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温度并不是很高,可是胸口、背部、手脚心等位置出汗很多,醒来的时候又不再出汗,这种症状在中医上被认为是盗汗

盗汗主要是由于肾阴虚兼并肝火旺盛导致的。出现盗汗的人,多数会出现失眠口干咽燥手脚心热等特点,中医治疗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为主,在去肝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补肾。

日常饮食上要多吃滋阴清润的食物,比如:莲藕、银耳、木耳、雪梨等。少吃辛辣燥热的食物,比如:火锅、麻辣烫、烧烤等。建议有盗汗现象的人应注意合理安排生活,切勿劳累、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及时进行调理养生。

u=2257132060,3677519795&fm=26&gp=0.jpg

自汗

还有一些人,没有运动,环境的温度不高,身体也会不由自主的冒汗,这种称之为自汗,身体虚弱的人,气虚比较厉害的,多数会有这种表现。

因为天气热,热能够伤津耗气,所以夏天的时候,人们基本上都是会多多少少有一些气虚在里面,因为气的作用主要是固摄作用,气能够固摄津液,汗液也是一种津液,气机充足的时候,汗液就能够被固摄到机体里面,当气机不充足的时候,汗液就会大量的外出。

气虚还可能会表现为,不活动时也会出汗,身体虚弱,说话声音低沉,容易感冒等身体特征,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多吃山药,滋阴补肺气以外。也可以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的中药进行调理,熬粥、煲汤、煮水喝都是很好的方式。

u=1133437108,1735010795&fm=26&gp=0.jpg

偏汗

还有一些人身体局部出汗,比如半身有汗、半身无汗,属于偏汗,也叫半身汗

夏季半身汗多数因为气血不足,经络阻塞所致。这种情况多发于风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因此一定要注意是否有中风偏瘫的先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111.gif

冷汗

“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相信大家对于这句话并不陌生,经常冒冷汗的人,还会伴有怕冷、头晕、四肢冷颤、饥饿、心慌等症状。冷汗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血糖低的人常出现这种症状,因此,当出现冒冷汗的情况时,可以考虑是否是低血糖的反应,如果是,可以通过含服糖块来及时补充糖分和体力。有低血糖问题的人最好身上常备糖块。巧克力,饮料这些食品虽然含有甜味,但是对于补充糖分是不够的。

u=3657892421,2351133057&fm=193.jpg

出汗少或不出汗

出汗太少也可能是异常,比如盛夏时节,别人都大汗淋漓,自己虽感觉身体燥热却不出汗,或者出汗很少,这也属于异常出汗。这样的人一般是阴阳失调所导致的,要么阳虚或者是阴液不足才会没汗。

对于这类人群可遵循滋阴补阳的原则调理身体,对于阴液亏损的人,宜养阴生津;对于阳虚气弱的人,治疗宜以益气壮阳。日常饮食可以吃一些滋阴补阳食物:枸杞、山药、海参、黑芝麻等。另外,还可适当做些运动,运动同时,还要多喝温开水。

timg555.jpg

对于天气原因或者运动后正常的出汗,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汗出过多,引起脱水,并且大量出汗以后不要贪凉,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温度很低的房间。如果异常出汗的问题,就需要从根源进行治疗和控制,异常出汗的症状也会相应减轻。如果有以上气虚、自汗、偏身出汗,甚至是不出汗的症状,除了上述调理方案外,还可以搭配董主任自己配置的中药泡洗包,对以上症状均有一定的效果。汗是健康的晴雨表,很多疾病往往就从微不足道的小症状开始的,还是需要多加重视。


【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董宏生
董宏生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 风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