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玉良
副主任医师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科
每日一药——石菖蒲
1968人已读
中药石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李时珍谓:“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则菖蒲、昌阳又取此义也。”
石菖蒲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古代医家、道家对它颇为器重,《仙经》中称菖蒲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晋代葛洪《抱朴子》云:“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冬袒不寒,日记万言”,“商丘子不娶,唯食菖蒲根,不饥不老,不知所终”。这些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石菖蒲确实是一味延年益智的良药,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石菖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被列为“上品”之药,说它能“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并且“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千金方》中也记载:“七月七日取菖蒲为末,酒服方寸匕,饮酒不醉,好事者服而验之,久服聪明。”菖蒲亦可用来酿酒,被历代宫廷列为端阳节必饮的御用酒浆。《本草纲目》云:“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萎,久服耳目聪明。”
石菖蒲的生长也很有特点,它可以不着泥土而生,有人赞其为“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而其叶则“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植物。一身傲骨颇近文人风格,因此历来深受文人们的喜爱。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