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焕雷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八旬老伯生物瓣膜衰败省医实施“瓣中瓣”置换术救命

发表者:黄焕雷 人已读

八旬老伯生物瓣膜衰败 省医实施“瓣中瓣”置换术救命

2020-06-25 12:18:32


信息时报讯(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臧鑫)


马伯(化名)在15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实行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在两个月前,他体内的生物瓣膜由于“寿命到期”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急性撕裂,导致二尖瓣重度返流。如今年逾八旬的他无法再承受传统手术开胸这一对身体创伤大的手术方式,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为他进行了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新技术,不需拆瓣、不需要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顺利完成换瓣膜置换手术。


生物瓣膜寿命有限,患者需再次手术


“对于换了生物瓣膜的患者来说,做过手术的心脏产生疤痕和粘连,再次手术取出瓣膜对心脏的损伤更大,出血更多,体外循环对于肺部等器官的损伤也更大。”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瓣膜与微创心脏外科主任黄焕雷指出,人工生物瓣膜衰败一直以来都是心脏外科的技术难题,按照现有的工艺水平,生物瓣膜的使用寿命多在10-15年(钙化和退化的过程)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年龄增大和身体素质的下降也为再次手术换瓣带来更多困难,高龄患者更是难以耐受传统手术对于心脏的打击。


如今,越来越多患者的寿命超过了生物瓣膜的“寿命”,同时也为心脏外科医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这类患者的年龄在75岁以上,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的人较多,难以耐受传统的再次开胸体外循环手术,但药物保守治疗,又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


马伯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15年前,老人家就因为瓣膜病变做了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后身体一直硬朗。但两个月前,开始出现明显的胸闷不适症状,上两层楼就气喘吁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心脏彩超结果显示,马伯体内的生物瓣膜出现了严重的急性撕裂,导致二尖瓣重度返流,必须尽快手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


不需拆瓣,“瓣中瓣”技术可在瞬间换瓣


考虑到马伯的身体条件无法承受传统的再次开胸体外循环手术,经过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心内科、心脏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反复讨论和会诊,最终决定为马伯实施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手术。


黄焕雷主任介绍,手术采用左侧胸腔入路,皮肤切口长度仅4厘米,并且不需要体外循环、不需要心脏停跳。暴露心脏后,在心尖部做一个穿刺点,利用导丝和导管完成心腔内的操作。


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拆除原来的生物瓣膜,操作复杂、耗时很长,“瓣中瓣”技术则不需拆瓣,直接在X线引导下将支架瓣膜输送到生物瓣瓣口位置释放,几乎在一瞬间就完成了“换瓣”操作。术后超声显示新的支架生物瓣膜植入位置满意,无瓣周漏,功能好。


据了解,此前该院已可成功完成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手术,这是该院自主完成的首例超高龄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手术。手术2天后,马伯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回普通病房,随后顺利康复出院。


“新技术避免了再次开胸分离的损伤,避免了体外循环对心脏及全身多脏器系统的打击。传统开胸手术需要6、7个小时,而采用‘瓣中瓣’技术不到2小时即可完成手术,出血量不超过50毫升,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效果确实,将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常规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选择和希望。”黄焕雷主任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瓣中瓣’技术可多次应用,目前国内外已有应用两次的患者。”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院心外科已累计完成经心尖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手术7例,患者均顺利康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