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肱骨外上髁炎

一、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以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如绞毛巾、扫地等)时可加重,局部有多处压痛,而外观无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肱骨外上髁炎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属中医学中伤筋、肘痛等范畴。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较常见,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
肱骨外上髁炎主要体征是什么?
检查可发现敏感的压痛点。
伸肌腱牵拉试验: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能诱发肘外侧剧痛者为阳性。肱骨外伤髁炎由于有肌筋膜炎,做该试验时疼痛明显。X射线检查:X射线摄片一般无异常表现。病程长者可见骨膜反应,在肱骨外上髁附近有钙化沉积。
二、病因
前臂伸肌肌腱在抓握东西(如网球拍)时收缩、紧张,过多使用这些肌肉会造成这些肌肉起点的肌腱变性、退化和撕裂,即通常说的肱骨外上髁炎。
1.病因包括
①击网球时技术不正确,网球拍大小不合适或网拍线张力不合适、高尔夫握杆或挥杆技术不正确等。
②手臂某些活动过多,如网球、羽毛球抽球、棒球投球;其他工作如刷油漆、划船、使锤子或螺丝刀等。
2.发病的危险因素
打网球或高尔夫;从事需要握拳状态下重复伸腕的工作;肌肉用力不平衡;柔韧性下降;年龄增大。
三、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发病缓慢,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运动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压痛可向下放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轻度压痛及活动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可疼痛。严重者伸指、伸腕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四、检查
在检查时可发现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即肘关节外上压痛。关节活动度正常,局部肿胀不常见。患者前臂内旋,腕关节由掌屈再背伸重复损伤机制时,即会出现肘关节外上疼痛。
一般不需要拍X线片,必要时可通过X线片了解肘关节骨骼是否正常、伸肌腱近端处有否钙盐沉着。
五、诊断
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查体,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的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紧张,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做下列活动时疼痛加重:握手、旋转门把手、手掌朝下拾东西、网球反手击球、打高尔夫球挥杆、按压肘关节外侧。
六、治疗
网球肘怎么治?
1、急性期:
此时肘关节外侧出现红、肿、热、疼。
限制活动:减少肘部的活动,尽量不做引起疼痛的动作。
冰敷:毛巾包裹冰块放在肘外侧,1天4-6次,1次10-20分钟。冰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
非甾体类抗炎药: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护具:在前臂使用护具,限制活动
2、急性期过后:
此时炎症逐渐消失,受伤的肌腱开始修复,疼痛逐渐减轻。
物理疗法:超声波疗法、热疗等
手法治疗:如患肢手法按摩等
康复锻炼:肌腱在修复时会出现瘢痕组织,会影响康复后关节的柔韧性和肌肉收缩控制能力。此时应开始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
(1)牵拉练习
肘部伸直,前臂旋后,腕极度屈曲,肱骨外上髁处感到牵拉感甚至轻微疼痛。
(2)捏球练习
用患侧手抓捏网球或者橡胶圈,改善手掌手指力量,促进血液循环。20次为一组,每次3组,每天练习2次。
(3)撑皮筋练习
在患侧五指上套一橡皮筋,五指向外展将橡皮筋撑开。20次为一组,每次三组,每天练习两次。
(4)前臂旋转练习
握拳后,患臂向身体外侧展开,从手背朝上翻向手心朝上。20次为一组,每次3组,每天练习2次。
(5)屈腕练习
坐姿,患肘前臂平放于大腿,手腕探出膝盖,手心朝上,轻轻握拳,尽自己最大幅度完成屈腕角度,也可手握小哑铃或是矿泉水进行练习。15次为一组,每次3组,每天练习2次。
本文是孟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