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头接好了,为什么我的手臂还是不会动?
有这么一群人,遭遇车祸或工伤。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他们的手臂上外伤早已愈合,骨头也早已接上,甚至于有些人的手臂上都看不到有受伤的痕迹,但是这条手臂却不听使唤了,既没有感觉,也不会活动。他们是中邪了吗?还是被下了降头?甚至于有些人认为他们是在装病,骗保。那真的有这样的病存在吗?
在华山医院手外科,你就能经常看见这样的病人,对,病人。他们的确有病,需要治疗。这一类的疾病叫做臂丛神经损伤。
什么是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绝对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这臂丛神经既不像眼睛、鼻子那样可以看到,也不像胃呀、胆囊呀这些器官被老百姓所熟知。那这臂丛神经究竟是个怎么样的神奇存在呢?
臂丛神经的名称里首先有一个“臂”字儿,顾名思义,就是告诉大家这与手臂有关。臂丛神经的名称里还有个“丛”字儿,字典上对于“丛”这个字的解释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因此,这臂丛神经,也就是一组聚在一起的,管理我们手臂的神经。那“神经”又是干什么的呢?神经系统遍布全身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我们医院最最有名的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就是看这个部分毛病的),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的神经,包括脑神经与脊神经。这样说的话估计大家还是明白不了。那么我来打个比方。如果将中枢神经系统比作电源,手臂上的各个肌肉或是皮肤比做各种不同的用电设备的话,那周围神经系统就是连接这两者之间的电线。而臂丛神经的主要功能就是连接大脑与手臂。当臂丛神经损伤后,大脑与手臂失去了联系,就好比断了电的电器,那自然也就不会动,也没有感觉了。
臂丛神经的分分合合
在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当中,如果受伤的部位不一样,表现出来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是整个手臂都不能用,而有的只是几个关节不能动,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这牵涉到一个臂丛神经损伤平面的问题。
刚才我讲了,臂丛神经是一组聚在一起,共同管理手臂的神经。但是,在臂丛神经这一个组织里,神经还有各自的小组。神奇的是,这些小组还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脖子到手臂的不同平面,这些小组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分裂与重组。这些复杂的变化,在之前的数百年内弄懵了全世界的医生。直到上个世纪,医学大家们才渐渐了解清了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绘出了臂丛神经“根、干、股、束、支”的结构图。而直到近50年,我们才搞明白了臂丛神经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臂丛神经从脊椎出来的时候分成了五组,分别是我们的C5、C6、C7、C8以及T1神经根。就是我们臂丛神经的“根”部。但是这些根发出没多少,就开始拉帮结派了,C5与C6神经根走到了一起,而C8与T1神经根跑到一起去了。C7神经根很清高,不愿与其他的神经根混在一起。这时,我们将C5与C6合起来的神经称为上干,而C8与T1合起来的神经称为下干。C7和谁都不挨着,单独又多了个名称,便是中干。这就是“干”部。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臂丛是合了不久就分。这些“干”部合在一起没到1cm就又分开了。这个时候,臂丛刚好走到了锁骨的后面,趁着有锁骨的遮挡,每个干竟然都一分为二,偷偷摸摸的从三个干变成了六个股(上干前股、上干后股、中干前股、中干后股、下干前股、下干后股)。到这里,我们臂丛神经已经从五组(根)经过合并成三组(干)后,又分成了六组(股)。而在这里,上干竟然还出现了一小股不合群分子,这一小股掌管肩关节外展的神经自封为“肩胛上神经”,从大部队开溜,跑到肩膀背面去了。
且不论这开溜的肩胛上神经,我们还是回到大部队里来。穿过了锁骨,臂丛走到了锁骨下的区域,眼看着三个干分裂成六个股的行为就要被发现了,这些神经赶紧又组合了起来,又变成了三个大组。但是慌乱中,这些神经组合时没组成锁骨上的模样。组错了怎么办?重新起个名字不就行了嘛。这回,上干与中干的前股走到了一起,对外改名为外侧束。而下干的前股一时没找到伙伴,干脆独立,以内侧束自居。上、中、下干的后股商量着既然大家都是后股来着,得了,合并吧,就叫后束。于是,我们的“束”部诞生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慌乱间拼凑起来的大组肯定长久不了。这不,这三个束又继续开始分裂了。内侧束里有一大部分,掌管的是手部最精细的动作以及手靠小指这一侧的感觉,又闹独立了,扯了一面大旗,上书“尺神经”三个大字。而外侧束也有样学样,一部分管肘关节弯曲的家伙也分裂了,给自己封号“肌皮神经”。内、外侧束剩下的部分一看没有要,便本着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精神,合在了一起,既掌管手大拇指一侧的感觉,也管手腕的弯曲与手指的抓握。因为都是靠手臂中央的部分,得,就叫“正中神经”吧。于是,臂丛神经结构中的一个大写的“M”形成了。后束一看,你们都分了,我也分吧。于是管手臂伸的、手腕伸的、手指伸的神经由于都要从手臂的前面绕过骨头到背面,组合在了一起,就叫做“桡(绕)神经”。走了一大部分,后束剩下的那一部分神经这下没地儿去了,这些神经管的也是肩膀外展的功能,当时还看不起开溜的肩胛上神经,现在没有组织收留,只得默默的在腋部(也就是咯吱窝那里)也钻到背面,找肩胛上神经分地盘去了。虽说没人要吧,那总也得有个名字吧。为了永远记住他们离开的路线,便以腋神经命名。至此,臂丛神经从锁骨后面的六组(股),经过了锁骨下区的三组(束),最终又回到了五组(五大神经),最算是找到了最终的归属。
臂丛神经损伤如何定位?
费尽了洪荒之力,我们总算是搞清楚了臂丛神经的爱恨情愁,分分合合。这下,我们就可以根据临床病人的临床表现来定位臂丛神经损伤的位置了。如果手臂完全不能动,也没有感觉,那就证明整个臂丛神经都坏了,那就可以定位在“根”或“干”的位置,也就是锁骨上区。如果肩膀能动,而其他功能都有受损,那这抬肩膀的功能很可能来源于肩胛上神经,我们的定位就要下移到锁骨下区,也就是“束”部了。
如果说只是肩膀不能抬、肘关节不能弯曲,也就是肌皮神经、腋神经功能受损,我们可以根据神经的分与合之间的位置,找出这两个神经汇合的地方,最终定位于上干,称为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而如果是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的功能都有损伤,那就可以定位到内侧束了,如果再加上伸手指不行这一桡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我们就可以再向上定位,诊断为下干型臂丛神经损伤了。
当然,我们医生在判断臂丛神经损伤具体定位的时候不仅仅要参考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这五大神经的功能情况,还要结合臂丛一些小分支的功能来判断,有时还需要根据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在辅助检查方面,我们也需要肌电图、磁共振或B超来帮助我们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唯有在手术前对损伤情况有了充分的判断,才能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至于臂丛神经损伤后如何治疗,且听下回分解。
TIPS:
上肢各大神经的功能简述
尺神经:手靠小指侧的感觉,手指的分开并拢
正中神经 :手靠大拇指侧的感觉,手指的抓握,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捏
桡神经:肘关节、手腕以及手指伸直
肌皮神经:肘关节弯曲
腋神经:肩关节向外展、向上举
在这里给大家剧透一下,臂丛神经损伤无论伤得多重,在我们华山医院手外科,都是可以通过手术来恢复一部分功能的。如果原来的神经还可以修复,那我们可以通过神经移植的方法来治疗。就算是原来的神经没有办法修了,我们还有神经移位、功能重建等手段来重建所丧失的手功能。好拉,就剧透到这里了,想了解更详细的治疗手段,记得来看我们的第二篇:如何让不会动的手臂再动起来。
本文是韩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