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毛志明 三甲
毛志明 康复师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早期卧床的“良肢位摆放”

3909人已读

什么是“良肢位摆放”?为什么要进行摆放“良肢位”,它在康复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具体怎么进行“良肢位摆放”呢?下面我来给您讲一讲!


良肢位摆放”的定义


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良肢位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可以有效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

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它在康复中有什么作用?


很多脑卒中患者家属在护理方面存在误区,觉得患者怎么舒服怎么来,可能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2小时给其翻翻身已是极限,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全面的。因为中风后患侧肢体经常出现肌肉痉挛,形成病理的痉挛模式,限制或影响了中风的康复。脑卒中偏瘫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肩关节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下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而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及保持可以预防和减轻瘫痪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预防肩关节半脱位,预防肢体关节挛缩,还能够防止压疮,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等。因为早期“良肢位的摆放”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后期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怎么进行“良肢位摆放”呢?


一、患侧卧位:

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由于患侧卧,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轻痉挛,另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活动。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保持自然舒适位;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后缩,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旋后位,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患侧髋关节略后伸,膝关节略屈曲;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健腿屈髋屈膝向前,腿下放一枕头支撑。

二、健侧卧位

患者头部垫枕,胸前放一枕头,确保患者舒适;患肩前伸,上肢由枕头支撑在患者前面,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直放在枕头上,防止腕下垂;患侧髋、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放在身前另一枕头上,防止足下垂;健侧肢体自然放置。


三、仰卧位:

患者头部垫枕,不宜过高;肩胛骨下放一枕头,防止肩后缩,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在枕头上;患侧髋下放一枕头,使髋关节保持内旋位,臀部、大腿外侧放一枕头,防止下肢外旋;膝关节稍微垫起保持屈曲并向内;足底不放任何东西,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


四、床上坐位或轮椅坐位:

床铺尽量平整。病人下背部垫放枕头。躯干:伸直。患侧上肢:在床上用枕头或海绵垫、在椅子上利用扶手将患侧上肢垫起,也可将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桌上放一枕头。垫起的高度以双肩处于同等高度为宜。此外,还要打开患手,保持伸展位。髋部:屈曲90度,使上身正直,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双膝:膝下可垫一软枕,使膝微屈。


毛志明
毛志明 康复师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