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何宗岭 人已读
睡眠是我们正常的生理过程,像食欲、性的需要一样,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睡眠能帮助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正常人每隔24小时有一次觉醒与睡眠的节律性交替。睡眠可分为正相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异相睡眠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健康人睡眠开始于正相睡眠期﹐维持70~10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期,再维持20~30分钟后又转入正相睡眠期,如此重复约4~6次,睡眠量常依年龄不同而异。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睡眠的进入、睡眠的维持困难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引起精力下降(醒后感到不解乏)的一种状态,睡眠障碍可以表现为:①:入睡时间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② 睡眠维持困难: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③ 睡眠质量下降:多恶梦;④ 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⑤ 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睡眠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临床出现频率最多的有一下几类:
Ø 境遇性的睡眠障碍:这种情况一般有一定的诱因,如换到陌生的环境不习惯,或者有些急需处理的事情,导致精神紧张,如有些学生明天面临考试,可能之前一晚难以入睡;一般这种睡眠不好的状态持续时间短,在境遇情境改变后即自行改善。
Ø 原发性的睡眠障碍:这类睡眠障碍是由于原发性的睡眠节律改变所导致,而且有一定的遗传性,比如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家庭:父母以前就有长期的失眠,子女到一定年龄也出现睡眠不好。这类睡眠障碍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有些甚至十多年的睡眠不好。
Ø 精神、心理疾病伴发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和焦虑症,这类患者的睡眠症状往往也是非常顽固的。
治疗:
Ø 境遇性的睡眠障碍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不需要过分的关注。
Ø 原发性的持续性睡眠障碍是一种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疾病,因此需要专业的干预、治疗,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主要服用一些能够诱导入睡的催眠药,如佐匹克隆等,这类药物能够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而且对认知功能没有损害,白天不影响精神状态,一般不推荐长期服用安定类的镇静催眠药,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这类药物由于能很快的改善睡眠,应对受到很多睡眠障碍人士的青睐,但此类药物具有潜在的危害,比如长期服用导致成瘾而难以戒断、导致白天警觉性下降,长期服用还会导致认知功能损害,记忆、注意功能下降。
心理干预:睡眠不好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睡眠的过高要求、过分的关注和错误的认知,如有些患者重认为自己的睡眠必须要达到多长时间,上床一段时间睡不着就开始担心,怕今晚睡不着,产生预期性的焦虑;因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对睡眠正确认识也非常重要。
Ø 伴发于心理疾病的睡眠障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其实他们的问题远不止睡眠不好这么简单,他们同时伴随着情绪的问题,如忧郁、焦虑、紧张等,这种情况,如果单纯针对睡眠,那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因此这类患者会反复的就医,换用不同的睡眠药,但疗效并不显著,如果能针对心理问题,改善焦虑、忧郁等病情后,往往睡眠问题能得到更容易的解决。
当然,我们的患者都不是专业人员,很难辨认出自己的睡眠障碍是属于哪一类,因此还是建议当大家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盲目的吃药。另外,由于睡眠障碍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问题,因此一些商家也抓住这些机遇,利于患者急于就医的愿望,打出什么治疗失眠的广告,如网上就医很对磁疗、电疗,还有什么睡眠枕头的,几乎都是些没有科学依据,没有治疗效果的东西;百度上收索一下,还有很多名目繁多的医院,宣称有什么什么专家,保治愈,不敢说他们都不好,但大部分不是在我们业内知名的医院,宣称的专家也可以说大部分从未听说过,所以建议患者选择医院就诊时一定要谨慎,以免上当受骗,耽误病情。
本文是何宗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