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膜松弛症
结膜松弛症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结膜松弛症属于一种眼科疾病,我们很多老年人很容易患上结膜松弛症这种疾病。结膜松弛症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因为生活中很少有人认真去了解过,因此,大家都想知道结膜松弛症能不能自愈。
很多老年人上了年纪眼睛和视力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上了年纪以后会出现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其中结膜松弛症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我们都知道结膜松弛症属于一种眼科疾病,患上以后会患者的危害非常大,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结膜松弛症这种疾病,因此,想知道结膜松弛症究竟可以不可以自愈。那么,结膜松弛症能自愈吗 怎么治疗好?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简单的了解和认识。
结膜松弛症一般是不能进行自愈的,必须要进行正规的治疗,一般来说病情比较轻的结膜松弛症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说一级结膜松弛症患者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二级结膜松弛症患者会有泪溢,干涩,异物感的症状表现,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比较保守的人工泪液,抗生素眼药水等方式来进行治疗。
如果结膜松弛症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比如说三四级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泪溢,异物感,甚至是已经困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还伴随着刺痛感及灼痛感的话,这个时候需要考虑采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当然,严重的时候也可以联合含激素类的抗生素滴眼液来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仍然没有效果,最终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
来自宁夏银川市的的王**,今年63岁,因为双眼流泪十多年四处求医,在多家医院做过泪道探通冲洗,用过很多眼药,但流泪症状没有任何好转。近一年多来流泪加重,并始出现干涩、灼痛、眼皮糜烂,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前不久来到院就诊,经过我们的仔细检查,确诊为:双眼球结膜松弛症,经过手术治疗痊愈。当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之后,很多人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咨询球结膜松弛症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和大家谈谈球结膜松弛症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治疗? 球结膜松弛就是白眼球的“皮肤”发生松弛 人上了年纪,全身皮肤就会变得松弛,形成皱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同样的道理,上了年纪的人(50~60岁以后),覆盖在白眼球表面的那一层“皮肤”也会发生松弛,只是这层“皮肤”医学上不叫眼球皮肤,而叫做眼球结膜,眼球结膜发生松弛就叫做球结膜松弛症。由不同的老人结膜松弛的部位和程度不一样,所以引起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过去,大家对球结膜松弛症认识的不够,经常被视为老年人的正常生理变化而被忽略,甚至很少被眼科医生所重视,所以导致很多病人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最早注意到球结膜松弛症的医生是一个名叫Braunschewig的外国医生,1921年他报告了4个这种病人。到了1986年一个叫Don liu的医生才完整的报告了有关球结膜松弛症造成流泪的机理和治疗方法。直到1999年我国才有这方面研究工作报告。应该说,球结膜松弛症并不是一个什么新出现的疾病,而是存在了很长很长时间的疾病,只是一直被大家所忽视。
流泪是球结膜松弛的主要表现
患球结膜松弛症的人主要表现就是不自觉地流泪,开始主要是迎风流泪,后来在屋内也不自觉地流泪,有的人甚至由于反复流泪,擦拭双眼,导致眼睑皮肤红、肿、痛甚至糜烂。目前,临床上将球结膜松弛症分为四级:Ⅰ级:无明显症状。Ⅱ级:有溢泪、异物感或干涩等相关症状之一。Ⅲ级:泪溢、异物感或干涩等相关症状明显,困扰生活。Ⅳ级:病人除有泪溢、异物感或干涩等相关症状外,还伴有刺痛、灼痛,突出在下睑缘上的松弛结膜可有出血或小溃疡。有调查表明我国60岁老年人群,有球结膜松弛症眼占总数39.95%。Ⅰ-Ⅱ级共占总数的93.14%,无性别差异。 球结膜松弛影响泪液的引流和排泄而引起流泪
在人的大眼角和鼻腔之间有一管道系统,叫做泪道,由从上到下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其功能是引流泪液。也就是说泪液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出来后,要通过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的引流最后到达鼻腔。正常人在清醒和平静的状态下,成人每16小时有0.5~1.0毫升泪液,这些泪液除湿润眼球及部分蒸发外,剩余的泪液都由泪道引流入鼻腔。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和排除应该是平衡的,一般情况下不会溢出眼皮之外。所以,流眼泪的原因有三:一种是泪液排出受阻。二是眼部刺激使泪液分泌过多,来不及排出。三是眼睑位置异常。但是往往有一部分病人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膜无明显充血,角结膜无异物和明显炎症,也无倒睫,泪道冲洗很通畅,但是流泪症状明显。如果你是这种病人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因为球结膜松弛症引起的流泪。
一般认为,球结膜松弛症引起流泪是因为老年人眼部组织变化不协调,当球结膜变薄,弹性下降,张力降低发生松驰的同时,下睑对球结膜的推压力却没有相应减低。在眨眼时下睑向上推压,松驰结膜形成皱褶,堆积在眼球与下眼皮上缘之间,突出于眼球表面或者直接覆盖下泪小点,影响泪液的流动、分布、排泄。因为松驰结膜不能形成正常泪膜,眼表出现干燥、充血、水肿等异常。由于泪液不能正常引流到泪点,使泪液排泄障碍,流出眼皮之外。泪液的清除延缓又可以使球结膜发生许多组织学方面的改变,使其弹性降低,张力下降,反过来又会加重结膜松驰。
手术是球结膜松弛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关于球结膜松弛症的治疗,需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I-II级的球结膜松弛症无需手术治疗,可采用局部按摩和湿毛巾热敷,多能缓解症状。III-IV级病人则需要手术。
手术方法主要有四种,包括松弛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结膜缝线固定术、结膜切除羊膜移植术。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手术方法,医生需要根据病人具体病情来决定。其中松弛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是最常用术式,原理和老百姓平时所说的“拉皮”手术是类似,就是将多余部分的球结膜切除,然后剩下的结膜拉紧,按正常的解剖位置缝合切口。手术局部麻醉下进行,一般每眼需要15~20分钟,切除前缘距角膜缘约4mm,按角膜弧度半月形切除宽约3~6mm松弛结膜,10-0尼龙线连续缝合结膜切口(见示意图1~4)。手术后6-7天拆线。术后第术眼用含皮质类固醇的抗生素眼液滴眼2~3周。
以上四种术式有其各自的适应症和并发症,松弛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要避免切除过多球结膜以防结膜瘢痕形成、下穹隆缩窄及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同时注意角膜缘干细胞的保护,避免损伤角膜缘组织。结膜缝线固定术可通过缝线的刺激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使松弛结膜拉紧并固定在巩膜上,达到治疗目的。该手术不切除结膜,手术简单、快捷,能加深下穹隆。但手术缝线需要穿过巩膜,有一定难度,有穿破眼球,损伤下直肌的危险。同时缝线的吸收过程长,患者有刺激症状。结膜缝线固定术对轻、中度球结膜松弛症治疗效果好,而对重度球结膜松弛症治疗效果差。结膜切除羊膜移植术可用于结膜松弛较重,松弛结膜切除过多者。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主要适用于下睑缘张力增加所引起的球结膜松弛症患者。
总之,结膜松驰症不能再被视为老年人的正常生理变化而被忽略,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应该引起大家,包括医生,特别是眼科医生的注意。患了球结膜松弛症的老人也不用着急,因为只要诊断明确,治疗结果一般较好。
本文是武淑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