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发表者:朱素华 人已读

发表者:朱素华、刘江涛 (访问人次:22)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就医指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血管外科诊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在全世界有增加趋势。这要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主要病因是主要有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次要有肥胖、家族史、紧张及活动少等。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素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复杂,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性作用的过程。动脉壁内皮细胞受损、功能改变、渗透性增高,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粘附、侵润、进入内皮下,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斑,血小板聚集也在局部粘附、活化,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及粘附于内皮细胞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并增殖,脂肪斑变成纤维斑块,最终导致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好发于动脉的分叉起始部和管腔后壁部,动脉主干弯曲部也较常累及。外周血管以下肢动脉病变多见,髂,股,胭动脉均可受累,后期可延及其远端大的分支。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变相对特殊,胫前、胫后和腓动脉受累多见,血管壁粥样硬化改变不明显,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症状多由血栓形成而引起。动脉硬化闭塞症绝大多数发生在下肢因下肢动脉粗长承受血液的压力大,动脉内膜受内外损伤的机会比较多。下肢动脉3个易发病部位是:小腿胫腓动脉、股腘动脉及主髂动脉,股腘动脉发生率最高,这与大腿内收肌管周围肌肉反复收缩机械性损伤有很大关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的症状为下肢发凉、肤色苍白、趾甲变厚、体毛脱落、肌肉萎缩,逐渐出现麻木、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期则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发绀、趾端溃疡、坏疽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轻重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主要检查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踝肱指数测定、下肢动脉CTAMRA等。

男性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就要主意自查,了解自己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可能性有多大。平时注意戒烟,减缓生活节奏,加强运动,监控血糖、血压及血脂,节食减肥,低盐低脂饮食,服用抗氧化剂。

如果出现皮屑、下肢发凉、麻木、毛发脱落等,就需要及时就医。大家需要整体上认识本病,分级治疗。第一级,是上面说的生活及物理治疗,就是去除诱因,可以达到改善症状,预防或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这个阶段注意监测下肢动脉超声,明确病情。如果考虑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控制困难,可以配合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立普妥等降脂药物、贝前列素钠等改善微循环。这些处治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就是过敏,肝功能异常、胃肠反应及出血。

第二级,病情发展,间歇性跛行,影响生活,就更要加强步行运动。规律就诊,检测多普勒超声,加服盐酸沙格雷酯片、西洛他唑等改善动脉功能的药物。

第三级,病情发展到中重度,间歇性跛行不足300米,下肢出现皮肤瘙痒、静息痛,甚至溃疡,就应该及时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要根据病情,个体化治疗,首选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硬化斑块旋切等。如闭塞段长、介入治疗失败,而流出道合适,则选择旁路移植术,桥血管可选择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如果治疗时机延误,手术困难或失败,就需要及时截肢,以减少坏死物对身体的损害,减少感染机会,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总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截肢或死亡,但本病可防可治,患者首先平时注意保健,如饮食控制,坚持运动、戒烟及节食,必要时使用抗氧化剂、抗血小板及降脂药物,其次规律就诊,规律服药,最后及时手术干预。

本文是朱素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