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庆奎:一图掌握偏头痛药物治疗
为方便理解,将推荐强度分为三级:
偏头痛急性治疗流程图
2 h 后无痛
2 h 后疼痛改善,由中重度疼痛转为轻度(或程度减轻一半以上)
疗效具有可重复性,3 次发作中有 2 次以上有效
在治疗成功后的24 h 内无头痛再发生或无需再次服药
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药物
该类药物均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简称 NSAIDs),均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但各药作用存在差异。因为价格便宜,以及作为非处方可以方便地从身边药店买到,NSAIDs 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选择。主要用于缓解轻中度头痛。

注意事项:
NSAIDs 不良反应类似,主要有胃肠道刺激和出血倾向,有胃肠道活动性溃疡或出血危险的患者不可使用(禁忌症详见说明书)
每周服用不超过 2 天
一些包含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及咖啡因的复方制剂,止痛效果更佳,但更须限制使用频次,因为合用咖啡因会增加药物依赖、成瘾及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危险
首次用药无效,应在 4-6 小时内重复用药(参见说明书)
曲坦类药物的问世可以说颠覆了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合理应用曲坦类药物能改写一个偏头痛患者的生活。

主要禁忌症:未控制的高血压、血管性疾病(冠心病、卒中)、孕妇、偏瘫型偏头痛、脑干先兆偏头痛等
首次服药有效,复发后再用仍有效,如首次无效,可 2 小时后改变剂量或剂型再服 1 次
对单一患者而言,一种曲坦无效,可能另一曲坦有效;一次发作无效,可能另一次有效
每周服用不超过 2 天
偏头痛相关的恶心、呕吐是偏头痛致残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可直接导致经口服药困难,以及服药后胃肠吸收障碍。

注意事项:
NSAIDs 或曲坦与止吐药联用,可增强疗效 (无呕吐症状时,联用也可能有益,因加强药物吸收)
恶心、呕吐症状明显时,建议合并使用止吐药,或考虑非经口途径给药
间断口服甲氧氯普胺(10 mg),锥体外副作用罕见
小白菊(Feverfew)或姜相关产品
6. 当前最具前景药物
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是一种神经信息传递物质,在偏头痛发作时 CGRP 在血液中浓度增加。因此各大医药公司针对阻断 CGRP 信息传递的原理设计偏头痛创新疗法,或针对 CGRP,或针对其受体。
下图显示了在急性偏头痛治疗中,与安慰剂组相比,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在 2 小时内达到无疼痛状态的治疗所需治疗的患者数 (NNT)。不明白 NNT 也没关系,知道矩形越矮,疗效越佳即可。

急性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
我们在一层进入电梯后,知道它将搭载我们升向更高的楼层,有时直达顶层,有时途中会缓慢停在几个楼层,或者偶尔停在较低的楼层,然后意外又返回一层。
2. 分层治疗
分层治疗是指基于头痛程度、功能受损程度及之前对药物的反应选药。
偏头痛目前没有所谓的「更佳疗法」,每个人对不同药物反应不一,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种药物反应也存在差异。
当轻微发作时,单独使用 NSAIDs 或 NSAIDs 和咖啡因复方制剂即可获得较好效果;
当程度较重时,初始治疗应考虑曲坦类;
当合并恶心、呕吐时,应考虑使用鼻喷剂(曲坦类国内无注射剂型)、肛门栓剂,以及联合使用止吐药;
如果一种药物不能很好控制发作,可以尝试联合应用 NSAIDs 和曲坦类,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合用不会明显增加副作用。
可以明确,头痛出现后,越早用药效果越好;若延迟治疗,当头痛达到中重度时,治疗失败的概率明显增加。
对于发作频繁的患者,随身携带止痛药物十分必要。而且也不要有「先扛一扛,痛得受不了再吃药」的观念,盲目的「坚忍」并不值得夸奖。记住,不拖延,不找借口,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4. 频繁用急性治疗可能导致头痛更加顽固
所有急性期用药,均建议每周使用不超过 2 天。频繁用药,NSAIDs 每月超过 15 天,曲坦类、NSAIDs 复方制剂每月超过 10 天,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使头痛更加顽固,致残性更高。
注意:
关于是否药物过量,用药频率比每日药物剂量更重要
交叉使用不同种类药物,并不能降低药物过量性头痛的风险
5. 不要选择带有「缓释」字样的药品
偏头痛急性治疗的目的是快速起效,缓解疼痛,诸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缓释制剂用于急性止痛是不合适的。
但需注意对于发作较慢持续时间较长的偏头痛,辅佐起效慢但长效的药物可能更有效。
偏头痛发作基本都在医院外,患者是决定选择或不选择某种治疗,以及如何治疗的主体。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