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聚保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靠讲道理让孩子合作?so naive

发表者:路聚保 人已读

1秒看懂全文

放弃过分说理吧!上海长征医院医学心理科路聚保


说理成功的假象
讲道理有效果的假象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孩子还小,说不过你,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这种情况下的家长通常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小时候还说得听,劝得动,慢慢长大了就说不听了。其实小时候也未必是“说理”说通了,只是孩子还小,大人的严厉训斥让他们心有余悸,或者大人的频繁唠叨让他们无力反驳,于是先选择投降顺从算了。等到长大到青少年,不再惧怕大人的训斥和唠叨了,有力量反抗了,就会出现不少家长抱怨的现象:“我刚一开口,孩子比我还凶”。或者:“他比我能说会道,我现在说不过他了”。
第二种:你以为的“说理”,实则掺杂了哄求安抚。
这种情况下的家长通常会发现一个困境,就是孩子在其他大人面前,尤其可能一些公共场合,比如学校老师面前、医院医生面前等,不是很配合。需要家长慢慢“说理”,最后取得孩子的合作。家长会抱怨“跟他好好说,他能听的”,言下之意是,其他大人都没有配合“好好”说。可这就是事实,不是每一个大人,都能在每一个场合,顺应孩子心意,慢慢“说”、哄、求到他心甘情愿为止。
说理失败的事实

家长需要调整的一个观念是,孩子与大人配合、合作的行为模式,不是单靠说理能形成的。也许儿童期可以靠碎碎念叨叨,或者训斥吓唬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但随着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你会发现自己陷入两种困境:

- 孩子比你还会说理,你已经讲不过他了;

- 道理全都懂,然而总是做不到。

实际上我们可以回忆下我们自己现在自愿的一些习惯模式,有多少是当年父母靠唠叨和说理让我们心甘情愿保留下来的习惯?然而不靠说理靠什么?更多靠行为的因果逻辑,即这个行为后跟随的是让我喜欢的东西,我就更愿意产生这个行为;反之亦然。

举个例子。

我师兄英文超赞,当年采访他为什么愿意学英语,答案不是爸妈逼我每天学多久英语,而是“有次英语演讲班级拿了个小名次,觉得挺开心的,就继续学,越学机会越多,羡慕的人越多,越愿意学”。

我师弟平时有个习惯,就是紧张或无聊时都爱咬指甲,问其原因,不是小时候没人管,反而是小时候一直被人管,被人念叨,长大了就觉得“终于没人管了,爱怎么咬怎么咬吧”。




继续举例子

写这个话题时,想起一个我们的例子。

我们读研期间,每周日有常规工作,给小朋友完成所有需要的评估,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下午2-3点。倒也不是说多么累,只是周复一周重复同样的任务,有些倦怠。

当时主力军就是研一到研三的一群人(包括我寄几)。某天,我们这群人倦怠得进入了叛逆期,开始诉说n多理由,表示不愿意继续配合完成周日的工作。就好比,某天,一直按部就班完成作业的青少年突然说“这没有意义,我不想继续写作业了”。

当时我们全体人员,从导师,到大师兄师姐们,到我们造反派,坐下来开会。我印象中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而且恰逢我们几个小不喀哧的都能言善辩,理由一条条的,大师姐最后被我们气得,直掉眼泪。我们虽然心虚,但就是不松口,表示“周日工作太累了,觉得没意义,想取消”。

这场景是否像极了一些家庭劝学习的样子,父母操碎了心,声泪俱下,感觉孩子学习就是为了老父老母一般,结果孩子还趾高气昂各种拒绝。

最终,周日的工作如常进行下去。至于理由是什么?不知道。对的,没人用理由说服我们要进行周日的工作,我依稀记得导师就平静地说了大概以下内容:

-听到了你们的诉说,你们说的困难确实是存在的,周日的工作内容确实比较辛苦也比较枯燥,

-科研工作就是这么做的,暂时并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所以辛苦大家继续坚持下去,

-有什么困难可以提,我们想办法尽可能解决。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几个小不喀哧的都暗地里抱怨“切,我们提出的意见都很在理,他们根本无力反驳,凭什么不答应我们”。

但因为逆反的要求没通过,也只能乖乖地把周日工作坚持下去。我们当时提出的困难,就是中午没有休息很辛苦,希望吃的好一些。于是导师和大师兄师姐们就开始轮流请我们吃好吃的,这一波逆反的操作也就靠几顿饭平息下去了。

因此,来来来,总结学习下大咖应对叛逆的诀窍:首先共情,控诉、困难都听到了,也理解;但原则的要求不动摇,继续保持坚定;有困难可以帮你解决,但活儿是要做滴。

实际上,事过境迁之后,比如现在,待我再回首当年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突然悟出了这里面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我现在可以回到那时候,我会告诉我自己“听话,别作,好好干活”。无独有偶,我问过当时一起造反的几个人,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

这份意义,这个道理,并不是导师或者师兄师姐“说教”给我们听的,而是我们在执行正确的行为(尽管当时是相当不情愿的)一段时间后,自己感受出来的。

所以,如果青少年向你控诉作业太多太无聊没意义不想做,可否避免长篇大论地说教、哄求、唠叨、训斥、威胁,考虑借鉴一下上面的方式?



注意:这里的说理指过分说理。然而,一件事情的基本道理,若孩子不明白时是要明确说明的。

需要避免的是,指望靠反复的叨叨,严厉的训诫,好言的哄求这类过分说理方式,企图取得孩子的配合。

言尽于此,避免过多说理去证明“不要过多说理”。

那么不过分说理怎么办咧?怎么取得孩子的配合和合作呢?

从培养正性互动模式开始,从给对指令开始,从对孩子的行为给对反馈开始……都是大话题,慢慢填。




本文是路聚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