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当我们谈论超声内镜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发表者:张轶群 人已读

张轶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消化内镜日益普及的今日,人们对普通的胃肠镜检查早已熟知,当检查发现有消化道的息肉病变、早癌、甚至黏膜下肿瘤时,内镜下切除治疗也逐渐被认可并成为了首选。

然而,消化内镜并不只有普通胃肠镜下的治疗,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这个以往常常只有内镜医生熟知的重头戏,现在也正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那么,当我们在谈论超声内镜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呢?

什么是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是一项内镜的微创技术,简称EUS。常规的腹部超声将超声探头置于人体的表面,从外向里对体内的脏器进行检查,而超声内镜则相反,通过在胃肠镜的头端装载一个超声探头,在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在消化道的管壁内由里向外进行超声检查,不仅能避免一些肠道气体对于超声波折射的干扰,还能对人体深部的组织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

超声内镜下能做些什么?

既然是内镜下的超声检查,和普通超声检查一样,EUS首先能对病灶进行观察,通过病变内部的回声高低,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当病变内部的回声较为复杂,仅仅通过观察难以进行诊断时,EUS还能进行进一步的介入诊断。所谓介入诊断,是指在超声影像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入人体病变部位,吸取一部分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从而明确诊断,这项技术称为EUS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简称EUS-FNA技术。进行微创诊治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对于胰腺肿瘤、胆管肿物、肝脏深部的病灶,往往因为处于人体深部,难以通过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活检从而获得组织学证据,进而影响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此时EUS-FNA就有了用武之地,不仅能获得抽吸标本,还能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甚至通过进一步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得更多的病灶组织,做出更精确的诊断。

EUS-FNA的出现,不仅能够使许多原本诊断困难的消化系统疾病也能得到确诊,同时能使患者避免损伤较大的手术探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后续治疗也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既然看清了病变,超声内镜能做进一步治疗吗?

除了帮助诊断,超声内镜当然也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目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引流已成为了一项成熟和完善的技术,主要包括胆道引流、胰腺假性囊肿和脓肿的引流等,在消化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些梗阻性黄疸引流效果不佳,但又不宜手术治疗的胆道梗阻患者,可以通过在超声监视下将穿刺针经胃或十二指肠壁穿入胆道,置入导丝,随后将支架放入需要引流的位置,起到引流胆汁的作用。

除此之外,慢性胰腺炎所导致的胰周积液、胰腺假性囊肿、脓肿等,也可以通过EUS引导下行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在内镜超声的监视下将引流支架一端置入囊肿或脓腔,另一端通向胃或十二指肠,将积聚的囊液或是脓液经消化道排出,达到高效引流的目的。

而对于胰腺肿瘤、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胰管手术后狭窄所导致的胰管梗阻的患者,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胰管造影及胰管引流术同样也是一种替代治疗的选择,避免了如外科手术和经皮介入引流等有创性操作,适用于对常规经十二指肠乳头置管引流失败的患者。

总体而言,内镜治疗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治疗手段。

听说超声内镜下还能解决幽门梗阻?

没错。恶性胃出口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往往因肿瘤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同时长期的恶心、呕吐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以及生活质量下降。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即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在胃壁和小肠壁上各穿刺一个开口,通过这两个开口放置一个全覆膜支架,相当于使胃内容物通过一条捷径绕过梗阻段,直接进入小肠进行消化吸收,解决患者的梗阻。相较于以往的开腹胃空肠吻合术,该手术方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充分体现了内镜微创的优势,且成功率高、侵袭性低,是传统胃空肠吻合术的微创替代选择。

超声内镜这么厉害,我怎么不知道?

超声内镜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器械和配件的不断升级。各式支架、导管的研发,将这项技术的潜能被不断挖掘,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不单单是患者,很多医生对超声内镜的认识也还停留在“观察诊断”的层面。其实,除了上述提及的各项超声内镜介入技术外,EUS引导下细针注射(EUS-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 EUS-FNI)能够减轻肿瘤负荷; EUS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EUS-guided celiac plexus neurolysis, EUS-CPN)能够用来缓解肿瘤患者的慢性疼痛……

超声内镜和相关配件的不断发展为内镜微创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可能,这些技术发展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超声内镜下的介入治疗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同时,内镜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创新和努力,也一定能攻克这项技术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患者带去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本文是张轶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