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苯、二甲苯职业接触
甲苯、二甲苯均为无色透明,带芳香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甲苯沸点110.4℃,二甲苯有三种异构体,即邻位、间位和对位,三种异构体的理化性质相近,分子量106.16,均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
【接触机会】用作化工生产的中间体,作为溶剂或稀释剂用于油漆、喷漆、橡胶等工业,用于制造染料和合成纤维等。
【毒代动力学】甲苯、二甲苯属低毒类,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在血液循环中主要吸附于红细胞膜及血浆脂蛋白上,以后蓄积于含脂丰富的组织,以脂肪组织、肾上腺最多。能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胚胎,但其致癌、致突变作用尚未肯定。人经口LDL0为50mg/kg,大鼠经口LD50为2~4.3g/kg。高浓度甲苯、二甲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较苯为强,皮肤接触可引起红斑、干燥、脱脂及皲裂等,纯甲苯、二甲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不明显。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甲苯、二甲苯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皮肤黏膜刺激症状。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步态蹒跚、兴奋等,轻度呼吸道和眼结膜的刺激症状;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以至昏迷,并伴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结膜炎、咽炎。液体污染眼可引起结膜炎以及角膜损害。近年来混苯(二甲苯、甲苯和苯)口服中毒导致的严重肝损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中低度甲苯、二甲苯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和记忆力减退,末梢血象可出现暂时性轻度改变,脱离接触后可恢复正常。皮肤接触可出现慢性皮炎、皮肤皲裂等。
本文是李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